今天读了这段文章: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的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自己有一定的灵活性。从交际策略的需要出发,有意识的使用模糊语言,能为自己争取主动。
楚灭秦时,刘邦,项羽,各领一支兵马向关中进发。并按楚怀王之约,谁先入关,谁为关中王。结果刘邦先进了关,理应立为关中王。可是项羽自持兵多,不仅自尊为王,而且打算将刘帮放到很远的南郑去。项羽的谋士范增知道后,极力反对这一主张,他对项羽说,南郑那地方,内有重山之固,外有峻岭之险,让刘邦到那里去,等于放虎归山。
项羽向范增解释道:“有没有办法杀死刘邦昵?"范增顿生一计:“等刘邦上朝时,大王问他,寡人分你到南郑去,你看如何?如果他说愿意去,就证明他想到那个地方养兵练将,日后好与大王争夺天下,你就下令将他绑出去杀了。如果他回答不愿意,就证明他不把大王放在眼里,也有理由将他杀了。″
项羽听后,欣然同意,待刘邦上的殿来,便问道:“寡人封你到南郑去,你愿不愿意?″刘邦听后,知道不妙,略加沉思道:“大王,臣食君禄,命悬与君手。臣如壁下坐骑,鞭之则行,收留则止。臣唯命是听。″项羽听后,无可奈何,只好改口说:“南郑你就不要去了。″刘邦道:“臣遵旨。"
面对项羽抛出的事关生死的难题,足智多谋的刘邦,巧妙借助模糊语言摆脱了项羽,范增所设的圈套。刘邦的回答既没有回避问题,又绕开了问题的核心点,使项羽无法抓住把柄。这正是模糊语言所发挥的作用。
读了这段文章使我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的使用模糊语言,使自己有一定的灵活性,从交际策略需要出发,有意识的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自己从被动变为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