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学习比较中,领略金字塔的魅力 ----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学

在学习比较中,领略金字塔的魅力 ----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学

作者: 水寨小学赵丽 | 来源:发表于2022-05-17 18:31 被阅读0次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安排了《金字塔》一课。这一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节选自穆青的《金字塔夕照》,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第二篇则是一个非连续性文本,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以及精湛的工艺、巧妙的设计,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成就作了简要的补充。这两篇文章风格迥异,互为印证,让读者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解。

    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除了要求认识10个生字新词以外,还要结合两篇短文的内容,说出对金字塔的了解,以及初步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能说出对两篇短文不同表达方式的感受。怎样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结合课前提示,自主选择先交流的文本

    这是一篇带星号的文章,属于独立阅读课文。这样的文章,一般我要求孩子们结合课前提示,自主阅读。

    因为采用了自主阅读的方式,尊重了孩子们的选择,大家读得很专心,边读边在书上圈圈画画,学习的兴致很高。

二、图文结合,大胆想象,走近金字塔

    非连续性文本,看似内容不连贯,其实图文之间、语段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怎样让孩子们快速提炼信息,了解金字塔的不可思议呢?我采用了让孩子们围绕学习导航先自主学习,再图文结合,学习交流的方法。

    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对于金字塔的重量、体积、高度等信息,孩子们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孩子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有两点:一是历经几千年,金字塔依然如此高大坚固;二是这一伟大建筑究竟是怎样建成的呢?

    针对学生的疑问,我引导他们回忆同样历经几千年依然巍峨耸立的中国长城。回忆比较大家熟悉的传说故事《孟姜女》,又结合课本中尼罗河、石窟、雕塑、狮身人面像的插图,孩子们大胆推测了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因为古埃及人在数学、天文学、几何学、地理学上有很高的成就,所以他们选择好建造金字塔的地点,设计好塔的体积、重量、高度。他们又利用地理知识,从尼罗河上游开采石块,再利用船只,把石块运输到下游建造胡夫金字塔。无数的能工巧匠,无数的勤劳智慧就凝结成了雄浑神奇的金字塔。

    金字塔的雄伟壮观不可思议;金字塔的建造过程也不可思议。在学习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后,孩子们得出了以上结论。由此,也总结出了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那就是文本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既有简洁的文字,又有照片、图示、地图等多种图片。阅读理解时一要看标题中的核心词;二要图文结合进行理解;三是对于疑惑之处,要联系上下文,整体学习理解。

三、朗读品味,体会金字塔夕照之美

    图文结合学习了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之后,孩子们的内心充满了对古埃及人的赞叹,对金字塔的赞叹。这时再来朗读穆青的散文《金字塔夕照》,就像是来看望一位老朋友一样,它变得不再陌生。

    初读课文,孩子们觉得《金字塔夕照》文字太多,不好理解。学习了非连续性文本之后,再看这篇文章,感觉是那么亲切,文字那么优美,就像到一处风景胜地旅游,先查找资料了解基本信息,再身临其境游览其间一样。同时,读文之后,把本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中强调颜色描写的环节放到学文时练习,孩子们既体会了金字塔的色彩美,又学到了“强调颜色”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对比不同文本的表达特点

    在比较中阅读两种不同形式的文本之后,孩子们又总结了不同文本的特点以及作用。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运用简洁清晰的文字,图文结合的方法,重点介绍了金字塔的外观、构造以及建造金字塔时古埃及的情况,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广告、地图、说明书。抒情性散文《金字塔夕照》,运用浓重笔墨描述厚重文化遗产,歌颂了人类的伟大创造,写出了金字塔的意境之美。这样的散文时常用在参观游览某地之后,表达自己的感受。由此可见,不同文本有不同的表达特点,也有不同的应用范围。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有许多了不起的世界文化遗产。课文学完之后,我建议同学们“画一画”“写一写”,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习作,把那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也希望他们在探寻文物古迹,搜集整理资料的同时,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豪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学习比较中,领略金字塔的魅力 ----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vn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