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689309/b189b25f876b43dc.jpg)
最近是怎么了,总会看到些超越自己认知边界新闻,比如最近在云南某中学门口发生的一起人质劫持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案件,到底是什么的缺失,让人变得无敬畏之心,游离在法律的边界。这其中与人的教育相关,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
01 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何谓第一粒扣子?即孩子的价值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給孩子上好第一课很重要。这关系着孩子之后品行的塑造。
孩子的各个方面开始逐步发展,离不开父母的教育。父母自身的言行影响着孩子。教育孩子,身教大于言传。
02 希望,才是最应该給孩子的
记得之前辅导过的一位四年级学生,他说:“大人总是在说什么什么问题 很糟糕,竞争很激烈,小考,中考,高考,研考,我感到很失望。我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想体验美好,你们上一辈人就留下一个乱糟糟的世界给我们,逼迫……,由我们来承担。我感到很失望。”
我顿时就懵了。我的心里一直在翻腾,该怎么说呢,难道跟这个孩子说人类就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去 承担责任的,言传下去的?这不太对。如果我这样说,到了这些小孩长大以后,他们也不会去解决各种考试压力等问题,会继续 遗留给下一代,一代有一代的这样无限循环下去。
责任,这个词语,对于孩子来说,太大了也大过于沉重。
在他们这个年纪,希望,其实 更应该给孩子。而不是沉甸甸的责任。这个孩子的这段话,反而促使、唤醒我:
“不要抱怨,不要愤怒,孩子教会我们心怀希望,保持开放。”
对孩子们而言,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父亲,母亲和老师。
“希望是件美好的事,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03 孩子的成长,父母不缺席
《隐秘的角落》这部表面看是悬疑剧,更为本质上所反映的是家庭教育。这部剧中一段深刻的画面是:朱朝阳的妈妈周春红在家长会之后,老师和其进行交流,说朱朝阳的成绩好,但在与同学相处方面存在问题,不爱与同学交流与玩耍。周春红反而觉得学生应该以学业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还怕跟一些坏小孩瞎玩,耽误了学习。
这是大背景下所呈现的一种“趋势”。现在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即全面发展。从实质上说,学校也是“社会”。不仅是求知,也要学习与人相处问题等,这些是进入社会前奏的序曲。难道教育就是培养只会学习的机器人吗?那是不完整的教育。
正由于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父母只关心他的成绩,不关心其精神层面。更重要的是父母忙自己的事,对于他的关心和心过于匮乏,从而引发后续事情的发生。
《爱和独立》一书中写道:
父母所能给孩子的,只有两份可以持续长久的遗产:一份是根,另一份是翅膀。
根,是爱。孩子从出生开始接触到的是父母。父母所给予孩子的爱与呵护,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根基。没有根基,何谈其它。一个心中有爱的孩子,会有共情心理,懂得换位思考。更懂得有些东西是不可逾越的,敬畏边界。
翅膀,是充分的选择权。翅膀就好似孩子的韧性。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合理支持。随着孩子的长大,并不需要父母的多加干涉,在恰当的时候给其合适的意见。
现在的我,做重大决定会问父母的建议。我爸爸说的一段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你已经长大了,我们所能做的是,帮你看看你所做的选择是否可行。”
也许,我们终究要伴随这那翅膀翱翔。
孩子,要“慢成长”。父母,陪着孩子慢慢成长。
教育就好似那细水,伴随着孩子,影响着孩子,潜移默化的融合孩子的言行举止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