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她用悄无声息的傲慢,回应着整个时代对女性的偏见

她用悄无声息的傲慢,回应着整个时代对女性的偏见

作者: 饥饿艺术家_1992 | 来源:发表于2018-07-30 20:53 被阅读2次

 01 

在英国,是否有一位女性能与英国女王平起平坐,有着不输伊丽莎白的影响力,广受英国人爱戴?

打开英国人钱包就知道,存在这样的女性。

在新版的十元英镑上,她“挤走”了达尔文,被印在上面。

这位女性,叫做简.奥斯丁。

 02 

汉普郡郊区,一个牧师家庭迎来了他们家第6个新生命,简.奥斯丁出生于此。

父亲乔治.奥斯丁出身贫寒,自幼失去双亲,靠自身努力考取奖学金在牛津完成了学业,最终成为了牧师。

虽然德高望重,但生活算不上富裕,体面的工作并不能维持日益加重的生活的开支,他除去本职工作之外,必须靠经营农场,招收学生来增加收入。

 03 

在那个时代,知识与智慧虽然重要,但对女性来说是最无用的东西。

她们需要掌握的,是时代定义下的“淑女”必须学会的技能:音乐,女红,绘画,舞蹈,同时要气质独特,仪表万千......

但这位开明的父亲让自己的女儿一起参与课程,甚至允许她翻阅自己厚厚的藏书——这是乡绅家庭唯一有的奢侈品。

简.奥斯汀在童年便看了大量历史剧,戏剧,哥特式小说,感伤派小说,甚至充满性与诱惑的书籍也一一过目。

这位全家最小的女儿对人类之本性有着最敏锐的洞察,幼年的她便早早提出这样的疑问:

难道女人只需打扮漂亮,成为男人温顺的陪衬?

 04 

奥斯丁所处的时代,英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都到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不仅如此,与之相配的社会分工体系,法律制度,道德伦理,商业模式也日渐成熟,一个日不落帝国正稳步走向最辉煌的时期。

然而此时的文化内涵却与之相反,市面充斥的书籍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以范尼.伯尼为代表的感伤派小说,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言情小说,就讲讲风流韵事,伯爵和贵妇的爱恨情仇,感时溅泪,恨别惊心;

另一类,则是以拉德克里夫人为代表的哥特式小说,充满怪力乱神,闹鬼的古堡,复仇的幽魂。

此时的英国文学处在一个苍白无力的过渡阶段,似乎没有一部能拿出手的世界级作品。

出人意料的是,简.奥斯丁,单枪匹马,用一己之力,填补了这段英国文学史的空白。

 05 

在当时的环境中,“独立女性”是不存在的概念,女人有工作是一件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婚姻变得格外重要,它不仅关乎女人生计,几乎是关乎女人生存的头等大事。《傲慢与偏见》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这本书中讲述了4段婚姻,第一段是基于经济基础的婚姻,柯林斯将要继承一大笔财产因而孤傲自大,浅薄又自视甚高,对上流阶层无比谄媚,对下又极端自负,他认为婚姻是对女性的奖赏。

他与夏洛特顺利结婚,毫无阻碍,这两人之间没有爱情。夏洛特27岁,仅仅认为年纪大了就该结婚,该考虑今后的物质保障,便答应求婚,纵使婚后两人形同陌人,她也无所谓。她顺应时代的一切标准,也是时代下的牺牲品。

第二段婚姻,起与情欲和冲动。莉迪亚年纪最小,是个轻浮的女孩,当地每有军团驻扎,她便在一场场舞会中和英俊的军官周旋,她被仪表堂堂,谈吐优雅的威克姆迷住,两人私奔。

私奔在当时是令人蒙羞的举动,是一件辱没门庭的行为,严重到以致家族中其他成员无法成婚,书中男主角达西在关键时刻左右奔走,挽回了局面,才让此事结束。

另外两段,可以看出,是简.奥斯丁赞成的婚姻,是基于爱情,品格,物质基础多方位考量下的结合。

这两段婚姻起于达西的傲慢和女主角伊丽莎白的偏见,这对的冤家最终放下了彼此的傲慢和偏见,喜结连理。

 06 

这样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是简.奥斯丁通过成熟的笔法,精准的描写,和巧妙的情节穿插,让一场场舞会,一次次闲谈,和一出出冲突充满了戏剧性.

避免了时下流水账一样的故事套本,同时,小说技法的娴熟能让故事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期间人物很自然的走向他们既定的命运。

 07 

简见证了太多的婚姻,敏锐的她早就注意到,自己处在一个把婚姻视为交易的时代,只要有钱,女性可以远渡重洋,和一个从未相识的人结婚,女性像是被雇佣一样,以婚姻这张劳动合同来维持生计。

简也参加了种种社交舞会,其中不乏追求者,她也陷入过几场无疾而终的爱情,尽管简在笔下创造了一场又一场美满的故事,她却终身未嫁。

奥斯丁时时进入世事,感受爱情,又时时保持冷静,与爱情抽离。她的作品,就是她心爱的子女。

 08 

1811年,她以“一位女士”作为笔名,出版了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感情》,反响强烈,好评如潮,成为伦敦人人都会谈论的书,甚至有人说,这本书太好,绝不是女性写的。

之后的《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相继问世,这些作品不仅给她带来了声望,还给她带来了可观的财富。

她以自己的经历回答了年幼时就提出的疑问:

“难道女人只需打扮漂亮,成为男人温顺的陪衬?”

简.奥斯丁的回答是:“不,绝不是。

 09 

39岁,简.奥斯丁患病,她一边和疾病抗争,一边坚持写作——这时的她已经无力拿起钢笔,41岁,简.奥斯丁离世,姐姐卡戴珊为其整理遗稿,出版了最后两部《洛桑觉寺》和《劝导》。

她的墓碑,静静安放在温切斯特教堂,上面写着她的品行和温柔的性格,但家人并没有公开她作家的身份,这在当时是不体面的,不被时代允许的。

然而简.奥斯丁就这样,以悄无声息的傲慢,回应着整个时代对女性的偏见。

 10 

多余的话

看书时,有一个非常可笑的细节,伊丽莎白的母亲嫁女心切,每个来镇上驻扎的男性她都视为未来的女婿,书中所有啼笑皆非的荒唐蠢事都应她而起。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当代仍然有母亲像老鸠一样四处张罗相亲,完全不顾女儿感受,而所谓对象,有些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仅仅是有根杰宝的男性。

天啊,多么荒唐,在21世纪依然有人的思想和200年前别无二致。

相关文章

  • 她用悄无声息的傲慢,回应着整个时代对女性的偏见

    01 在英国,是否有一位女性能与英国女王平起平坐,有着不输伊丽莎白的影响力,广受英国人爱戴? 打开英国人钱包就知道...

  • Dear Life

    她身上有着与萧红一般世俗和狭隘的东西。被这个时代傲慢与偏见的对待着,也对这个时代充满了傲慢和偏见。她把骄傲演绎的淋...

  • 《傲慢与偏见》经典名句摘抄

    如果你傲慢,请读《傲慢与偏见》,如果你对世界有偏见,请读《傲慢与偏见》,如果你不懂爱请读《傲慢与偏见》。 今天摘录...

  • 阅读《傲慢与偏见》浅谈之一

    简·奥斯汀在1796年开始动笔,取名为《最初的印象》,后改名为《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以女性的视角真实地描...

  • 傲慢与偏见

    嗯, 昨天看的电影。 昨天下雪了,我在顶楼看了一遍雪。 傲慢与偏见。 讨论了作为杰出女性的傲慢与偏见。 嗯, 不过...

  • “傲慢”与“偏见” ——一种交流方式

    读罢《傲慢与偏见》,掩卷沉思。世人皆说傲慢与偏见不好,差点让一对璧人形如陌路。而我想说,“傲慢”与“偏见”是...

  • 准儿媳未婚先孕,婆婆说:房子不用买,她不敢不嫁,儿子怒了

    《傲慢与偏见》:“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 诚然,当我们对别人存有傲慢与偏见时,自然是很难与...

  • 【对女性的偏见】

    【对女性的偏见】 歌德诗曰:“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走。” 走向何方? 走向一个更实在的人生,一个更人情味的社会。 ...

  • 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的名字分别对应着男女主人公的性格。 伊丽莎白在舞会上初见达西,不小心听见达西对好朋友宾利说:“...

  • 你还会坚持不爱的选择吗?

    你还会坚持不爱的选择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读完《傲慢与偏见》,达西的傲慢与犹豫,伊丽莎白的偏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用悄无声息的傲慢,回应着整个时代对女性的偏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dq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