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
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绩。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齐师败绩。
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
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庚寅,卫侯速卒。
取汶阳田。
冬,楚师、郑师侵卫。
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人、薛人、鄫人盟于蜀。
【传】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龙人囚之。齐侯曰:“勿杀!吾与而盟,无入而封。”弗听,杀而膊诸城上。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取龙,遂南侵及巢丘。
卫侯使孙良夫、石稷、甯相、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以师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既遇矣,不如战也。”
夏有
石成子曰:“师败矣。子不少须,众惧尽。子丧师徒,何以复命?”皆不对。又曰:“子,国卿也。陨子,辱矣。子以众退,我此乃止。”且告车来甚众。齐师乃止,次于鞫居。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孙桓子还于新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子。
译文
【经】
二年春季,齐侯攻打我国北部边境。
夏季四月丙戌日,卫国的孙良夫率领军队与齐国军队在新筑交战,卫国被打败。
六月癸酉日,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一起率领军队在鞌地与晋国的郤克、卫国孙良夫、曹国公子首一起率领的军队交战,齐军被打败。
秋季七月,齐侯派遣大夫国佐到诸侯军队驻地。
己酉日,晋国大夫郤克与国佐在袁娄这个地方结盟。
八月壬午日,宋文公去世。
庚寅日,卫穆公去世。
占取了汶阳的田地。
冬季,楚国、郑国军队入侵卫国。
十一月,成公寓楚国公子婴齐在蜀地会见。
丙申日,成公与楚国人、秦国人、宋国人、卫国人、郑国人、齐国人、曹国人、邾国人、薛国人、鄫国人在蜀地结盟。
【传】
二年春季,齐顷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包围龙地。齐顷公的宠臣卢蒲就魁攻打城门,龙地的人把他逮住囚禁。齐顷公说:“不要杀,我和你们盟誓,不进入你们的境内。”龙地的人不听,把他杀了,暴尸城上。齐顷公亲自击鼓,兵士爬上城墙。三天,占领了龙地。于是就向南入侵,到达巢丘。
卫穆公派遣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率兵入侵齐国,和齐军相遇。石稷想要回去,孙良夫说:“不行。用军队攻打别人,遇上敌人就回去,将怎样对国君说呢?如果知道不能作戕,就应当不出兵。现在既然和敌军相遇,不如打一仗。”
夏季,有。
石稷说:“军队战败了,您如果不稍稍等待,顶住敌军,将会全军覆灭。您丧失了军队,如何回报君命?”大家都不回答。石稷又说:“您,是国家的卿。损失了您,就是一种羞耻了。您带着大家撤退,我就留在这里。”同时通告军中,说援军的战车来了不少。齐国的军队就停止前进,驻扎在鞠居。
新筑大夫仲叔于奚援救了孙良夫,孙良夫因此得免于难。不久,卫国人把城邑赏给仲叔于奚。仲叔于奚辞谢,而请求得到诸侯所用三面悬挂的乐器,并用繁缨装饰马匹来朝见,卫君允许了。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可惜啊,还不如多给他城邑。惟有器物和名号,不能假借给别人,这是国君掌握的。名号用来赋予威信,威信用来保持器物,器物用来体现礼制,礼制用来推行道义,道义用来产生利益,利益用来治理百姓,这是政权中的大节。如果把名位、礼器假借给别人,这就是把政权给了别人。失去政权,国家也就跟着失去,这是不能阻止的。”
孙桓子回到新筑,不进国都,就到晋国请求出兵。臧宣叔也到晋国请求出兵。两人都投奔郤克。
前文已经提及了鲁国在积极备战,可是当齐国的攻击真正降临的时候,鲁国还是抵挡不住,看来鲁国实在弱鸡。
卫国估计是想乘齐鲁交战之机捞点便宜才出兵,没想到鲁国太不经打,齐人已经打完收工了,齐卫两军狭路相逢,卫国人自己的意见也不统一,有人主张退兵,有人认为卫国此次出兵就是冲着齐国来的,现在碰到齐军反而退缩,那早干嘛来了?齐军挟得胜之威把卫军狠狠收拾了一通。
杨伯峻先生认为传文夏有两字后面应该丢失了一段描述新筑之战的内容。
孔子认为名份不能轻易给人,不如多给实利。其实,春秋以降礼崩乐坏,名份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况且实利可以转化为实力,两者都应慎重对待。
鲁卫两国战败后,都去晋国搬救兵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