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不到6岁的时候,我经常在外公外婆家过日子。由于父母亲都要上班,哥哥也要上学,我却没有幼儿园可上,只有在外公的菜园子里跑来跑去。那时候,外公为生产队里种了几分菜园,农村没有通电,自己需要用一种辘轳輎来浇水。辘轳輎装满水足有一百多斤重,一半天摇下来,外公的确很累很累。不过,他却很乐观,说是这样可以“增益己所不能”。他告诉我,《孟子》主张,一个人只有经常“增益其所不能”,才能有所作为。每当说这话时,外公总是用乡音慢悠悠地诵读一番《孟子》中的原文,显得非常开心。
人能否增益其所不能?不仅需要勇气,需要悟性,尤其需要韧性。记得大约30年前,父亲因中风住院,走路遇到了困难。待他病情逐渐稳定,刚刚能够下床,便每天坚持一步步地往前挪动。那头上的汗珠子直往下滴,也不愿意停下脚步。也许,他知道今后的处境,不愿意家人帮他扶他,尽管摇摇晃晃,挪动一步都很吃力,还是走下去。就这样,坚持数月,硬是走顺当了下来。外公知道了这件事,点着头告诉我,他这就是“增益其所不能”。并且强调说,一个人不论承不承担大任,都要增益自己的不能,要变不能为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我自己年轻时,刚刚到农村劳动,力气不足,无法扛起大蔴包的粮食;考大学时数学忘光了,不会解方程式;读经典时不认识繁体字,不能理解经典的内容。这种不能,那种不能,哪一种“不能”都很难克服,也都需要克服。不过,只要坚持努力不懈,逐渐可以由不能到能。
去年,母亲不幸摔伤了大腿,80多岁的老人,连续经受两次大手术,数月无法下床走路。自今年5月份开始,我们让她扶着助步器,一步步地往前走。哥哥劝她说,这就是“增益其所不能”,再难也要坚持。四个月下来,每天走上几次,母亲也算是逐渐能在房子里走动了。
我自己退休以后,除了在家照顾老母亲,还坚持经常读点经典,深知读书与生活的不可分离。每当借助词典注释弄懂一句话,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开心。显然,当年的外公在摇辘轳輎时,想到的是“增益己所不能”,今天的我攻读典籍,由不知到知,也是在“增益己所不能”。人生犹如逆水行舟,每有进取,无不费力。只有不断增益,才能走向远处。我知道,此生也许不必再去承担什么大任,但却不能不有所进取。
增益己所不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