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我们爱写日记心情随笔
《阿特拉斯耸耸肩》:理想世界引领现实世界

《阿特拉斯耸耸肩》:理想世界引领现实世界

作者: 芸羲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22:06 被阅读9次

如果在五年前读《阿特拉斯耸耸肩》,要么会对自己的思想体系造成严重的冲突,要么读不懂其中的涵义。因为人很难跳出自己的阅读舒适区,我们所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对过往经历的认知。

现在读罢此书,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明的感觉,思维逐渐明朗,价值观逐渐清晰,仿佛是把自己已经意识到了但还不能表达出来的东西,全都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这是一本130万字的巨作,厚厚的两本书读起来并不轻松,涉及到了哲学、经济、政治、道德、人性等。这本书出版于1957年,成为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圣经》的超级畅销书,被誉为对美国影响最大的10本书之一。

虽然它曾饱受争议,但在5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变迁,人们就会觉得作者是把大家所想而不敢说的话挑明了而已。只要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尊崇人的价值创造、珍视理性与生命等好的观念一直能传承下去,那它毋庸置疑将继续成为经典。

阿特拉斯是古代希腊神话中的神,他的命运是用头颅和双臂无可奈何地支撑着广大的天宇。而安·兰德笔下的阿特拉斯们决定不向命运所屈服,当他们越努力,地球越越沉重地向他们的肩膀压下来,那就耸耸肩。

“谁是约翰·高尔特?”全文以这个疑问句开头,带有一种无法得到答案的无奈感,这句话也成为了人们的口头禅。实际上,主人公约翰·高尔特在后半部分才正式登场,之前都是存在于不同的传言版本里。

他是一个极富有创造力的天才级人物,多年前却丢弃了自己潜心研究的新式发动机,因为不满公司制定的按需分配的荒唐制度,因为清楚地看到了当发动机研制出来后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假如那些努力能干的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反而要一直不停地付出劳动,理由是去满足别人的需求,那他们还会傻傻地工作吗?不会,只会尽量让自己表现得笨一些,或者直接走人,因此再大再好的公司也会倾刻间瓦解。

他看清了现实社会里种种荒谬的思想与行为,他希望或实现的价值越高,就会变得更加脆弱无助,他的才能施展后只会被勒索直到被榨干,那怎么办?耸耸肩,罢工了。但这并不代表放弃,此路行不通,闯出新的一条路,日后再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多年后,他在一片山谷中开创了一个与外部的现实世界完全隔绝的理想之国。在那里,没有压迫,没有税收,不讲牺牲,不讲空话,唯有自愿,唯有自由,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干,真正活出生命的欢乐与意义。

而在现实世界里,约翰·高尔特是一名在达格妮公司工作的普通工人,名字都未作修改。十余年时间,达格妮从不知道他的存在,他却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将思念与爱意深埋于心。

最先跟随他的是弗兰西斯科,从小就天赋异禀,一个样样精通的贵族精英。他能在现实世界中存活下来,是因为戴着一副假面具,以花花公子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这样才不会让人怀疑他真正的企图。

当政府宣布要将他的家族企业德安孔尼亚铜矿公司归为国有的那一刻,他就将它烧成了平地,累积了几百年的财富瞬间灰飞烟灭,因为他不想让那些不劳而获的人任意宰割。

与约翰·高尔特、弗兰西斯科不同的是,丹尼斯约德采取的是“强盗”方式,对于国家而言,他犯了滔天大罪,甚至悬赏几百万要他的人头。但他行无踪去无影,技术又高超,每次都能在关键时刻成功作案。

他悄悄给每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弄了个账户,里面存着他们被剥削掉的财富,这样不至于在被逼到绝境时一无所有。表面上的偷和抢,实际上是物归原主。

如果说这三个人物代表的是对现实世界的抛弃者,那么达格妮和里尔登就是坚持要与病入膏肓的社会体系斗争到底的反抗者。

那种即使被全世界所阻拦,依然要去实现自己目标的决心,那种明知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能成功,依然不顾一切要去挑战的行动力,真的让人发自内心地钦佩。

达格妮是里约特诺铁路公司的业务副总裁,她从小的梦想就是要管理铁路。她与哥哥吉姆是价值观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当她决定要另外修建一条铁路,用的材料是市场上还没有使用过的里尔登合金时,毫无疑问遭到了她哥哥及董事会的反对。

她说到就要做到,一一排除困难与阻碍,最后不得不与吉姆达成协议。如果它成功了,战绩归原来的公司,如果失败了,后果全由她来承担,费用也是她一个人出。

就这样,她凭着对里尔登的高度信任,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与勇气,他们俩并肩前行,英勇奋斗。经过了大半年的努力,新的一条铁路(她取名叫约翰·高尔特铁路)终于全面竣工。

坐在疾驰而飞的火车上,他们感到由衷地开心,这一刻来得太不容易。看着订单像雪花一样地飞过来,他们知道这是意料中的事。可是胜利并没有维持多久,他们并没有料到靠个人的奋战也永远到不了终点。

国家规定要对铁路限速,并且减少车厢的数量,规定要对合金的生产进行限制。这样做的理由是要把机会留给其他人,不能独家强大。

当用所谓的机会平衡方案来取代自由竞争,靠牺牲有能力的人来救济无能的人,理论上是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实际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生产力的衰落,创造力的停滞。

当一个个企业家被逼走、消失,留下来的精英们还能坚持多久?达格妮偶然发现了一台废弃的发动机残骸,千辛万苦地找到了一位科学家,要他继续对其研究。她意识到这是一台能改变世界的发明,也执拗地相信这将是她与这个世界联系的纽带。

尽管她开着飞机误闯误撞进入了高尔特山谷,在那里生活了一个月,并对高尔特产生了感情。也坚信他是正确的,可她还不能完全接受,因为她还做不到放弃那个尽管已经千疮百孔但仍是她所热爱着的外部世界。

里尔登被有关人员以公开他和达格妮的情人关系来作为威胁,从而交出了合金的生产特权。后来,他通过弗兰西斯科知道了山谷的存在,毅然决然地前往那片圣地。

达格妮是最后一个坚持到底的,她仍然希望能改造世界。可事业能东山再起,人们的思想能重塑吗?越努力,越会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直到他们把高尔特关押起来,并对他动刑,山谷里的人与她一起将他解救了出来后,她才抛弃外部的现实世界,而去投奔那个世外桃源般的理想世界……

《阿特拉斯耸耸肩》:理想世界引领现实世界

达格妮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虽然看起来只是全书的冰山一角,但不失为一条重要的线索,其实也暗含着作者想要宣扬的客观主义价值观。

达格妮的第一个男人是弗兰西斯科,他们从小就是青梅竹马的好朋友,每年夏天会一起度过。她崇拜他的能力,欣赏他的野心。

所有人包括她的家人都觉得她的性格不像个女孩子,缺乏女性的柔和,认为她对男人没有兴趣。她看上去冷淡,孤傲,毫无感情,因为一般的男人都无法吸引她,除了弗兰西斯科。

正当他们处于感情浓烈的时候,弗兰西斯科突然的转变让她措手不及,她想不通他为何会变成一个爱花天酒地的花花公子,她总觉得他有某种难言之隐,却猜不透是什么。

多少次,弗兰西斯科想要告诉她真相,告诉她那些打着哲学旗号的“吃人”理论。无论他们怎么做,取得了怎样的成功,最后都会走向灭亡。

他花了十二年时间等她去悟透那些道理,而当时他做选择的那一刻何尝不是痛不欲生?放弃一生所爱的人,就是他所要付出的代价。

达格妮与里尔登合作的过程中,就对他产生了感情,只是她自己都未意识到,里尔登也在极力抑制内心对她的情感。

他用第一笔订单的第一炉钢铁铸造了一个手镯,送给他的夫人莉莉安,可是她感受不到丈夫的用意,将其喻为锁链。

在一次聚会中,莉莉安发问谁想要交换这条锁链。正欲离开的达格妮,听到这话停了下来,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价值不菲的手链取了下来。做这场交易,仿佛是她的潜意识在驱使,这一幕被里尔登看在眼里,他的心里感到狂喜。

他们单独在一起时,能畅通无阻地交谈,能感受到内心的喜悦。正是他们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吸引着他们靠近彼此。达格妮的铁轨获得成功的那一天,他们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尽情体验着肉体相结合的欢愉。

不管是弗兰西斯科还是里尔登,他们的转变都来源于高尔特,而达格妮也发现了他才是她真正想拥有的人,因此达格妮最终走向高尔特是必然的结局。这一点,其他两个男人心里都很清楚,并且能够理解、释怀。

达格妮与三个男人之间的爱,是最纯粹美好的爱,是精神高度契合的爱,其中里尔登还是有妇之夫,这想必会挑战世俗的观念。但在他们眼里,是对彼此人格魅力的欣赏,是一种价值观的相互吸引。

而里尔登也逐渐明白了他和妻子到底对彼此意味着什么,如果他代表的是旺盛的生命力,那妻子的目标就是摧毁这一股力量,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所谓的责任与担当,于他而言,是束缚与操控。他所给予的一切,包括金钱与名誉,被一家人当成是理所应当,还要背上自私冷血的称号。

他与妻子的离婚,以及不再供养作为“伸手党”的弟弟, 都表明他看清了邪恶的对立面,因此也能很快接受高尔特所代表的价值观。“我看到他了,我理解你。”这是他在山谷时向她发出的第一条信号,也是他爱她的有力证明。

有人说,这本书像是成年人的童话故事。作者为社会精英们创造了一个纯理性的自由资本主义的乌托邦世界,有能力的人都去往了那里。庸俗的大众与政府则咎由自取,现实社会变得混乱不堪,只能等待着精英们的回归。

也有人说作者安·兰德的思想太过极端,主张个人利益,歌颂资本主义。主人公都带有英雄主义色彩,刻画得太完美,而其他普通人是愚昧的,拒绝思考。

其实,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本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社会发展到任一阶段,都有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而人性是不变的。能力弱的,认知也会受到限制,不主动思考的人,就容易人云亦云。

其中不乏有嫉妒的,仇富的,心理扭曲的,观念腐朽的。以为自己的不幸都是别人造成的,以为自己的贫穷是因为富人的占有。

作者创造出了两个极端的世界,一个混乱,一个完美,一个代表阻碍,一个代表发展。两者不在同一个世界中求同存异,是因为这样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出她的思想。

关于金钱——金钱所依赖的准则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头脑和努力,金钱不允许任何力量将你的努力强行定价,只是让人们自愿选择用他的劳动和你的交换。诅咒金钱的人用不义手段得到它,尊崇金钱的人则自己靠本事去把它挣来。

关于牺牲——牺牲并不意味着拒绝毫无价值的东西,而是指对于珍贵的放弃,不意味着为了善而回绝罪恶,而是因为罪恶而拒绝善。牺牲就是为了你并不在乎的东西而放弃你所看重的,牺牲的信条便是邪恶的道德观。

关于幸福——幸福不会在反复无常的情感的驱使下实现,使你在无理的幻觉中盲目沉溺的并不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处在全然没有矛盾的快乐之中的状态,我从不指望我的幸福出自别人的伤口或别人给予我的好处,而是要凭我自己取得的成就去争取。

关于生命——在生命里,快乐是成功的状态,痛苦则通向死亡,快乐是因一个人的价值得到了体现而产生的一种清醒的状态。你生命中的道德的唯一目的是去获得幸福,让自己得到快乐便是最高道德目标。思考是人唯一最根本的美德,其他的一切皆因它而生。

关于政府——它的正确职能仅限于:作为警察,保护你不受罪犯的侵犯;作为军队,保护你不受外敌的入侵;作为法庭,用客观的法律和理性的规则去平息纠纷。但是一个对善意的人首先用强,对被缴械的受害者暴力镇压的政府,就是意在灭绝道德的恶魔的机器。

关于性——性在所有行为中,是最自私的,它唯一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得到享受。这种行为只能在充满欲望、尊重欲望的心灵之中才会有,促使他裸露了他的灵魂与躯体,他不是要获取他的价值,而是要将它表现出来。但一个自认无用的人会被一个他所鄙视的女人吸引过去,因为她会给他短暂拥有自我价值的幻觉。

关于公正——当一个人违背了公正,靠着怜悯去行事的时候,他是在为邪恶而惩罚善良;当一个人把罪犯从苦难中拯救出来,他就是在逼迫无辜的人们去受苦。什么都逃不脱公正,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普天之下没有不付代价就能白得的东西—,如果有罪的人不去付,这个代价就要由无辜的人去付了。

关于哲学——A就是A,换句浅显的话来讲:你不能既想吃掉蛋糕,又想留着它。存在是特性,意识是鉴明,存在是存在着的。每个问题都有两面,一面是正确,一面是错误,夹在对与错中间的则是邪恶。

安·兰德创作了一个个曲折而又引人思考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个有着先进思想的人物,都是围绕着她的客观主义哲学观而充分展开——我以我的生命以及我对它的热爱发誓,我永远不会为别人而活,也不会要求别人为我而活。

相关文章

  • 《阿特拉斯耸耸肩》:理想世界引领现实世界

    如果在五年前读《阿特拉斯耸耸肩》,要么会对自己的思想体系造成严重的冲突,要么读不懂其中的涵义。因为人很难跳出自己的...

  • 2018-04-24 26/90计划

    昨日世界读书日 阅读《阿特拉斯耸耸肩》,开头还看不出个所以然 听书《王阳明哲学》《名创优品没有秘密》《夏说公开课》...

  • 2019/01/30 一月总结

    一月份的计划是两本,《阿特拉斯耸耸肩》和《小王子的领悟》。 大部头《阿特拉斯耸耸肩》终于看完了,就是书评还无从下手...

  • 美国精神教母安·兰德的玛丽苏世界

    《阿特拉斯耸耸肩》这样的书,在美国的销量之大仅次于圣经?嗯,这件事本身至少可以让人对美国多数人的世界观、头脑和鉴赏...

  • 我的理想世界

    现实世界就是理想世界,理想世界要在现实世界里追寻。理想世界就好像每晚都要经历的梦境一般,只能属于夜晚,属于躲在人后...

  • 阿特拉斯耸耸肩

    今日打卡1:共计72分钟 达格妮预料到墨西哥政府会将铁路收归国有,所以提前把所有用得着的物资调走,她哥哥暴跳如雷说...

  • 阿特拉斯耸耸肩

    今日打卡2:共计49分钟 弗兰西斯科主动找到里尔登沟通,说想了解里尔登,里尔登讥讽道是希望自己投资金矿吗,弗兰西斯...

  • 阿特拉斯耸耸肩

    今日打卡1:共计58分钟 机会平衡答案被通过,里尔登被迫出售了他的铁矿和煤矿。 约翰·高尔特铁路终于修建完毕,准备...

  • 阿特拉斯耸耸肩

    今日打卡1:共计57分钟 里尔登和莉莉安的结婚纪念日舞会当天,邀请了各色亲朋好友,绝大部分人高谈阔论平衡机会法,莉...

  • 阿特拉斯耸耸肩

    今日打卡1:共计57分钟 达格妮从小很清楚知道自己要管理铁路,她走到副总裁的位置,发现每一次升职都宛如走进一个个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特拉斯耸耸肩》:理想世界引领现实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o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