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觉察日记
坐得太久,背僵硬,双肩有些酸痛,轻轻左右晃动几下脑袋,脖子不太听使唤,肩背的肌肉还扯着疼。起立,站直,双腿有些麻木。我坐了多久?一看时间,72分钟。唉,一做事情就忘记时间,是好习惯,也是坏习惯。
双腿直立,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手指肚略略有些发涨。慢慢吸气,一股凉气慢慢进入胸腔,往下,进入腹腔,小腹微微鼓起。双肩略略上抬。慢慢吐气,双肩慢慢下沉,小腹略微内收,肩部、背部和腰部的肌肉略略有些有松弛的感觉。耳边仍然响着妈妈看电视剧的声音。如此呼吸六次,不知道从第几次开始,听不到周围的声音,也不想去关注别的什么东西,整个注意力都在自己的呼吸上。呼吸完毕,神清气爽,整个人轻松了一大截。
2.《破解高效学习的密码》笔记3:第一章:元认知高效学习五维调控技术理论概述(P004-P005)
(1)第二节:学习系统的障碍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小学课堂里,学生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纪律是最常见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既有先天的生理原因导致,也可能是环境导致,还可能是长期不当的而教育而发生。而强迫、抑郁,与父母对抗等现象更多是一种特殊情况,与心理健康的联系很紧密。作者认为学习系统的障碍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我的理解是学生的角色决定了学习成绩对其重要性。学习成绩的好坏首先会关乎学生对学习体验的情绪是正面还是负面。成绩好,在学习上获得的正面情绪会多于负面情绪,学生的自我价值感高,自我效能感强,就会越发喜欢上学习,更多地感受到学习上的乐趣。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好,也会受到同伴的喜欢,人际关系更和谐。人的发展系统更容易进入正向循环。如果学习系统出现问题,成绩不好,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偏低,甚至可能形成习得性无助感,因此讨厌学习,转而在其他地方寻求存在的价值。小学生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可能会有天然的歧视,如果班级中这种氛围或者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偏,就会导致学生因为成绩差而被孤立,引发人际交往的焦虑与障碍。
(2)第三节:内隐的思维(知识加工)和情绪是影响行为习惯的核心变量
作者认为身体的行为及其带来的后果是冰山浮在水面的可见部分。而情绪模式和思维模式是用“心”来代表的藏在水下的不可见的部分。周围的环境与个体相互影响和作用。人们习惯觉察看得见的,却常常忽略表面上看不见的。我对“身心行为环境相互作用”模型的理解跟作者略有不同。情绪模式和心有关,指向感性的表达,思维模式和大脑有关,指向理性的表达。身、心、脑三者统一,人就会和谐,不会出现偏离行为。如果三者分离,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者言行偏差。“大脑的功能状态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这提示我们优化大脑的可能性策略和方法是在思维与情感模式方面下功夫从而改变和优化行为和结果。”这句话到底有多少是引言,书上不是太明确,我读起来也感觉有些混沌。优化大脑的可能策略和方法属于脑科学或者认知科学的范畴,,优化情绪模式属于心理学范畴,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大脑的优化可能会产生愉悦的情绪,而愉悦的情绪也可能进一步促进大脑的优化,但是二者放在一起这样表述,我就不太明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