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逛商场,并不是因为我总渴望买东西,而是喜欢观察每家店铺的顾客流向和需求。这跟我过往的职业有关联,算是习惯性动作,早已形成惯性。每过一段时间,去往同一个商场你都会发现又有新的产品和品牌流出,用着不一样的形象招牌和营销模式吸引顾客前来,就感觉很新鲜也很有趣,原来人的欲望和诉求都藏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店铺里,高明低劣的手法中。
市场调研是做生意选择行业、品类的第一步,没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观察能力,你只可能成为市场的炮灰和牺牲品。市场也是瞬息万变的、残酷无情的,多少品牌朝入夕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当你真的身处其中时,才真正意义上体会到他们的厉害。
掌握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现在才会有所谓消费画像一说,男性女性、年龄、职业、消费力、收入状况、消费频次、消费倾向、开车还是打车、距离远近等等,每一个细枝末节的内容里都隐藏着顾客的无形反馈。这是一件琐碎的事,也是最关键的事。市场广、空白多、消费频次高、占有率大,是大玩家的天下,也是资本趋之若鹜的方向;小众、刚需、趋势市场才是部分小玩家敢于钻研的板块。
商场就是商业线下的聚合平台,也是消费者选择消费的主要场所,却也是你争我抢的核心现场。从社区、到区域、再到城市核心地段,到处布满了一幢幢购物“盒子”,也组成了城市的发展大动脉,地铁交通、居住人口、商务办公、机关单位也都是围绕着他们而排开。从便民超市、到卖场百货、再到专业市场和购物中心综合体,规模越来越大,体量也越来越大,经营的商户也越来越多。这个大市场也就形成了,这个城市的基本框架也就搭建成了。
消费是驱动力,商场是连接器,产品和商家是制造机,市场是交换空间,金钱是翻译官,整个人类的利益链就这么一年又一年的上演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