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苍沟与瓦屋山毗邻,听说这里是珙桐之乡,现实版的绿野仙踪,有青城后山的溪流可掬,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昨夜一场大雨过后,清晨就渐渐停了。眼看太阳就要出来了,绵绵的阴雨又下起来了。 雨中爬山也是种不错的体验!没有买观光车票,听说全程13公里,一个来回也没问题吧。
一进大门就扎进了林区,导航牌上写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简介,说森林公园里的野生动物种类近百种。我当然没有幼稚到要遇见麝、獐、熊猫、兔子和羚羊,但也没有料到这片林子是如此的原始,以至于显得陈腐。目之所及除了树木还是树木,杂林丛生,蕨类植物把林木的空隙填得严实,不见参天的树木,但见密密层层的枝叶与老树干上丝丝缕缕的寄生藓类植物,藤萝攀爬缠裹的树身蓊蓊郁郁,竟然连树叶和藤叶也傻傻分不清了。
这哪里是绿野仙踪嘛!杂乱无章的植株恣意生长,鲜嫩全无,像是被荒弃了的一般。除了地面上干干爽爽的栈道提醒着这里是景区,和野林子没有半分差别。栈道边上的栏杆和石壁上是厚实的苔藓,这些苔藓倒是鲜亮可爱,比商铺里那些仿真植株要柔软亲肤多了。
一会儿爬坡上坎,一会儿蛇形曲折,一会儿斜着下坡。有时走着走着,路中间就挡着一棵树来,绕过去;有时,从上面栽倒的树刚好形成一个孔隙,刚好可以钻过去;有时候一棵歪脖子树伸出腿横亘着,只好踏上去,小心地翻越;更多的时候就是爬坡、爬坡,没完没了地上上下下,折折回回。走了好久,都没有见着一个人影,后面的两个拖拉机光顾着踩水,已经跟不上我了。奇怪的是,在这前不见人,后不见来者的深山老林里没有半点阴森恐怖的气氛,反倒有闲庭信步,悠然自得的清净与独享其间的快感。
走累了,就停下来,雨好像停了,天阴着,但鸟儿的啁啾声嘹亮得很。我分不清哪是斑鸠,哪是山雀,哪是灰头鸫,哪是金额雀,反正叽里里——咕噜噜——混响成一片,低沉浑厚的,清亮尖厉的,粗短干脆的,轻柔绵长的,忽而一声婉转悦耳的鸟叫尾随传来,纷乱中顿时有了主旋律,叫人不由得注意起来。
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总算遇到了乘坐观光车下山的游客,他们往往一行人顺溜排开,隔一会儿又会遇到一路人。有两三岁的小孩子蹦着跳着走在前面,也有七八十岁的太婆和太爷被年轻的儿孙搀扶着下山来,最不可思议的是中年姐妹们,爱美得舍不得脱下高跟鞋,也一颠一颠地别扭地走在山路上。有个姑娘撑开的伞中装满了各色各样的蘑菇,虽然我严重怀疑不能食用,但真的好久没有看到这么鲜嫩的山之精灵了。
就这样,一直走到中午,走到饥肠辘辘,走到全身汗湿,走到腿脚酸软,走到不停地问来人还有多久。幸好,这一路都有溪流飞瀑相伴,没有落寞感。本来信誓旦旦要走个来回的我也开始默许买个半程观光车票下山。
差不多中午一点多来到了观光车终点站的珙桐花房。听说每年5月,漫山遍野的珙桐花开了,像白鸽一样的花把山林装点得生趣盎然,可惜这是8月,珙桐树上满是被虫子咬的洞洞,树的年纪都不小了,古老的枝干,斑斑驳驳的树叶,浑身裹缠的丝丝缕缕的松萝,没有能入眼的景致。
不过,山房脚下有一潭泉水,清澈见底,五色的鹅卵石在水波粼粼中晃成好看的彩墨画。大人小孩在里面戏水纳凉好不欢乐!我们也脱掉鞋袜,在里面挑拣好看的石头,打水漂,你泼我溅,直到冻得受不住才就近在石头上搁置一会儿,玩到索然无味方收心上岸。
这半日,寻到什么了呢?尘世的牵牵绊绊如同这山中杂草,蓬蓬勃勃也没有影响树往高处长,伸展出宽阔的怀抱。
观光车后座的男子恨恨地说:“此生再也不会来这个破地方了!”我们听了都笑了。爬山的乐趣他应该未能享受到。
旅行的趣味在好山好水好风光吗?也许并不全是。清楚自己要找寻的是什么,此行的乐趣就不会依赖他物而全凭自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