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陆游《即事》

作者: 图图1513 | 来源:发表于2019-06-13 14:20 被阅读29次
学习陆游《即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范时任成都知府)。

今天学习的是陆游的《即事》,此诗是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十一月,48岁都的诗人自南郑赴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任、途经绵州时作。我们来看这首诗。

渭水岐山不出兵,欲携琴剑锦官城。

醉来身外穷通小,老去人间毁誉轻。

扪虱雄豪空自许,屠龙工巧竟何成。

雅闻崏下多区芋,聊试寒炉玉糁羹。

首联写身在抗金前线的渭水岐山,却不得出兵抗敌,只能带着琴剑前往锦官城。

喝了点酒,就觉得身外之物都无足轻重,无论穷达都不重要了;年纪大了,就发现人世间的毁谤赞誉都没有了分量。

我不能像东晋的王猛、桓温那样促膝畅谈天下大事,我就是学会了精明的屠龙术,又有什么用呢?

我听说岷山脚下盛产一种芋头,到那里还可以生着炉火熬制玉米羹。

学习陆游《即事》

诗一开篇便切入主题,写出了诗人郁郁不得志。“出兵”夺取陇右(渭水岐山之所代指),原是陆游恢复中原策略的第一步。但是现在却被从前线调回,改赴川蜀任职。

颔联写迁徙途中的小事一桩。喝酒。喝了酒,就想得多。想身外之物,想自己一生的穷困与发达,想自己的一把华发。想多了都是泪。

颈联直接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一句“空自许”,一句“竟何成”写出了诗人无处可诉的心酸。

尾联话锋一转,说自己既然无法杀敌报国,那可以去岷山脚下川蜀之地过那种悠闲的日子。

不得不说,整首诗充满着无奈与愤懑的情绪。

自古文人大抵如此。“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普天之下的读书人苦苦追求的目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上朝做官时心忧天下百姓,退隐江湖就心系我朝君王。就像陆游现在,即便被调离重要岗位,到了比较清闲安全的地方,他也要为自己空有一身才华却不被重用而满腹牢骚。

学习陆游《即事》

相关文章

  • 学习陆游《即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

  • 学习陆游《即事》

    宋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48岁的陆游自南郑赴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远离边关前线,转赴内地后方。沿途留下不少...

  • 立冬一候水始冰 | 乌桕 手绘带详细步骤

    即事宋 陆游云起山容改,湖生浦面宽。寒鸦先雁到,乌桕后枫丹。年迈狐装帽,时新豆捣团。非关嗜温饱,更事耐悲欢。 陆游...

  • 从陆游《示儿子》一诗学习教子之法

    从陆游《示儿子》一诗学习教子之法 示儿子 陆游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 2.5 优秀运营人员需要具备的几个特征

    1.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大而避退 2.学习即运营,运营即学习——终身学习 3.运营策略迭代优化,重复事物化繁为简...

  • 生活原则:做到头脑开放

    闲行静坐乐谁如,红饭青蔬美有余。 常笑痴人不更事,时时愁叹欲何须? 《即事》 陆游 什么才是头脑极度开放?如何才能...

  • 命运即事,事即命运

    命运即事,事即命运。 类似的说法有: 佛曰,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陆象山说,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王阳明说...

  • 诗词竞赛

    《中国诗词大会》极大地激发了女儿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先背诵了李白的《将进酒》和陆游的《对酒》(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

  • 即事

    午来云聚鸟低飞, 苍公邀我酌酒杯 。 与君同饮八千盏, 待及尔去和梦归。

  • 即事

    闲行呆坐乐妙音,素饭淡茶饱有余。 不笑不怨不懂事,时时发叹自觉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陆游《即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wh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