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教版二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青蛙看海》,作者都兴秋,全文照录如下: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苍鹰对它说:“诺,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一口凉气,“我没有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飞走了。
松鼠教我们如何陪伴孩子青蛙很失望,这时,一只松鼠跳到它面前:“你想看大海吗?”
“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松鼠说着,跳上一个台阶。
“这有什么难的!”青蛙跟着也跳了上去。
“再跳一下!”
青蛙又上了一个台阶。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松鼠说。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达到了山顶。
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
松鼠教我们如何陪伴孩子这是一个虚构的文学类作品,不复杂,简单易懂。
我非常固执的认为,这是写个父母看的故事,好吧,可以猜一下,
我想表达一个什么意图?
常常有同龄父母,和我聊起养育孩子的话题。各种焦虑,各种担心,各种期盼,各种挫败。然后抓狂,找各种书籍,找各种方法,听各种讲座,学各种技术,然后,要么了悟养育孩子这件事,要么被动的在孩子和老师之间挣扎,直至放弃和错过所有的可能。
在这篇小文章里,呈现出两个非常写实的父母形象。苍鹰型的爸爸和松鼠型的妈妈,当然还有一个呈现出一个不断成长的孩子形象。
那只苍鹰——追求事业,很少温情陪伴孩子的爸爸;那只松鼠——点点滴滴事无巨细的妈妈;那只青蛙——成长中的孩子。
当孩子有了一个目标,苍鹰型的爸爸,有自己的规划,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想法,在心底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目标是赞同的,为孩子指明去往目标的路径
“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因为这对会飞的苍鹰而言,实在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双翅一拍,实现目标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透过故事的文字,我甚至会听见,爸爸问孩子,流利又套路的话
“你为什么不专心?”
“你为什么不好好写字?”
“你为什么不听话?”
“我明明告诉过你,不准玩手机?”
“我有没有教过你,你为什么还是要这样做?”
“你是不是不长记性,就是要和我对着干?”
是不是很熟悉?
但当孩子勇敢说出实实在在,自己的困境和欠缺的条件时,苍鹰型的爸爸或是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窘境,只是看见了自己的理想和孩子可能存在的潜力,然后,对于孩子如何发掘自己的潜力?如何实现目标?没有去替孩子考虑实际,只是抱怨,
“你怎么回事?我辛辛苦苦的赚钱养家,你就考虑这样的成绩给我?”
“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那么多的孩子,为什么你那么差?”
“你比别人差什么?”
或许,孩子再大一点,这个方法会比较能激发孩子远大的志向吧,只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设想父子之间的温情脉脉和彼此依恋的感觉。
而那只松鼠,体量和青蛙差不多,能够从和青蛙差不多的视角去看到,青蛙的纠结和渴盼,青蛙想看到大海又觉得没有信心的犹豫不绝,松鼠没有过多陪着青蛙纠结,要不要去看大海,而是问:
“你想看大海吗?”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松鼠说着,跳上一个台阶。
“再跳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从怎样才能看到大海,有哪些方法和途径可以去试一试?
帮助青蛙把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并陪着青蛙,一个台阶,一个台阶逐步完成看海之路的坚持,最终实现青蛙看海的目标和愿望。
一只青蛙要翻越一座自己身体上百倍高的大山,实现自己看海的愿望,难吗?看起来,还是存在比较大的难度的,如果一再犹豫和反复,难说,看海就变成青蛙这辈子未曾实现的愿望清单了。
松鼠的视角和应对,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任务划分和陪伴,没有过多的纠结有多难的过程,也没有纠结要是翻过山还看不到大海怎么办的担忧,只是在青蛙能力范围问:“你想看大海吗?”
让青蛙看见自己的能力:
“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松鼠说着,跳上一个台阶。
青蛙的关注点,不再是这山那么高,而是:
“这有什么难的!”青蛙跟着也跳了上去。
青蛙在熟悉的范围内,找到了自信和远离焦虑,恢复常态。
松鼠再次鼓励青蛙:
“再跳一下!”
青蛙又上了一个台阶。
松鼠最后言之凿凿肯定的告诉青蛙: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松鼠说。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跳完了石阶,达到了山顶。
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
当孩子向你提出问题和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时,我们可以做什么?是苍鹰那样的回应,还是松鼠这样的低视角、分解目标的陪伴?
这只松鼠教会我们如何陪伴和引导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