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送完孩子读书回来,意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心里头很快愰然大悟:哦,这是我家大闺女昨天放学回家送给我的礼物。
当时我在给小女儿换衣服,感觉到大姑娘在我身旁窸窸窣窣的一些动静: “妈妈,这是我折的爱心,是送给妈妈的礼物。”

我抬头瞄了一眼,心不在焉回了句:“哦,谢谢乖女儿。”并未再注意。
然后在我的余光中看到女儿拿来一个红包,把自己折的爱心塞进去,然后放进我的口袋里。全过程我都没有为这爱心仔细夸讲女儿一遍,更没有掏出来好好欣赏赞赏过她的手艺。
我现在都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女儿说完用希冀的目光看着我,希望我能回应。
现实生活中,我相信很多母亲都有和我一样的情况,因为忙碌,总是忽略孩子表达对妈妈最单纯最美的爱,甚至于表现很冷淡。

等孩子长大了,我们沉淀下来,想要从身边的儿女获取关怀和注意力时,却发现总是那么的难,却从没有联想过孩子儿时对父母付出爱时希望得到父母的赞赏和肯定时,自己却没有好好回应过。
没有得到回应的孩子会慢慢从最初希望到失望。最后也变得冷淡和不愿再付出。
女儿对妈妈这样表达自己的爱也有好几次了,但每次都被我忽略掉。我的女儿却仍不泄气,依然单纯地来释放她对妈妈的爱。

相比孩子,我是自惭形秽的,夫妻间的感情上我总是以一种拨河的形式在维持着这种关系,希望把对方的爱拉过来,让它从心里流露出来。总想着让对方先来表达对我的关心,我才会有所回应。
带着孩子在姥姥家这边读书,如果他不主动打电话过来,我就不会有一个电话过去。没有嘘寒问暖,没有生活中细微体贴关心。总害怕自己付出太多,对方没有立马回应就会觉得自己输了。
却不知道在生活中那种润物细无声,那种无声胜有声的行动关怀,那种涓涓细流成河的关心能慢慢渗透到血液里最终流向他的心房。
所以,不要因今天为着对方没有先迈出步子而赌气。如果你先向前跨一步,不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了吗?
想想自己连一个孩子都不如,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不带目的性,最无私的爱。而我们做父母在孩子幼年做出一些管理不了自己情绪伤害孩子的事情太多,但孩子仍然不管不顾仍来爱他们的父母。
相对成年的我们在处理夫妻间的关系,做出那样的予取予求的行为时,又如何在孩子面前做表率?常从书上看到,夫妻的恩爱,一个家庭的和睦会对孩子内心影响很大。
我应该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对孩子付出爱,面对孩子付出的爱给予响应,对家庭付出爱,对孩爸付出爱。
也感谢我女儿,从她身上我看到人世间最无私最不予回报的爱,从而使我对夫妻间的爱来重新定义。
刘墉说: 我们爱一个,想一个人的时候,总希望对方也一样想我们。岂知爱的最高境界,居然是:忘了我!免得像我想你一样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