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克苏鲁文化研究中心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
因果、宿命与自由——电影《降临》的观后感

因果、宿命与自由——电影《降临》的观后感

作者: 刀笔小栗 | 来源:发表于2017-01-29 15:13 被阅读294次

despite of knowing the journey, and where it leads,i embrace it ,and welcome every moment of it.

上述引文出自于2017年春节前夕上映的科幻电影《降临》。

电影《降临》根据著名科幻小说改编,小说原著在1998年获得过科幻小说的最高荣誉”星云奖“,声名赫赫。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降临》也是近两年最值得期望的几部科幻巨著之一。农历腊月二十九晚,我坐在深夜剧场里观赏了本剧,近两个小时的片长和全场不到5个人的观众形成了小小的反差,但无论观众多寡,都无损本片在科幻电影史上的地位。

《降临》是一部描述人类与外星文明第三类接触的电影。影片一开始,外星文明派遣了12艘形似贝壳的飞船抵达地球12个不同区域。人类不知道其目的,开始陷入恐慌之中。为了解外星人的意图,美国政府找到了女性语言学家Louise,让她进入外星飞船,尝试与外星人沟通。外星人的文字类似一个首尾相接的圆环,不同的文字之间差别极小,人类很难理解。Louise经过不断的努力,逐渐破译了外星文字,也克服了恐惧,开始了与外星人的简单交流。但人类的耐心在逐渐消退,对Louise的工作开始失去信心,全球与外星人的冲突已迫在眉睫。Louise最终在战争爆发前,通过与中国将军的巧妙沟通和相互配合,与外星人达成了默契,成功化解了人类文明的灾难。在影片最后,Louise在认清了自己的命运后,依然勇敢的拥抱了自己命运:与男主角Ian结合。

电影《降临》是一部经典的科幻巨作,全剧充满了象征和寓意,给观众抛出一个个无法逃避的重大问题,涉及到多个哲学层面,令人如口噙橄榄、回味无穷。

1.沟通与冲突:人类永恒的困境

《降临》是一部”硬科幻“作品,和”软科幻“相比,在技术层面”硬科幻“有自然科学知识(通常是物理学和天文学)作为支撑,经得起科学和逻辑层面的推敲。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硬科幻“经典作品就是《星际穿越》,《星际穿越》聘请了大师级的物理学家做顾问,用大型计算机模拟黑洞的外观,可以说是一部极其”硬“的科幻作品。《降临》则是一部”另类“的硬科幻作品,它的主要支撑是语言学,而非通常的自然科学。

在与外星文明的接触过程中,有人认为语言是第一位的,因为语言是沟通的基石,但似乎也有的人认为,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沟通方式。就像《降临》中男女主角一开始在飞机上争论的:女主角Louise认为语言是交流中的第一件武器,而男主角Ian认为是科学。Ian认为,通过发送一些象征人类科学文明结果的信息给外星人,就能起到有效的沟通作用,比如发送质数序列、斐波那契数列等等,但实际结果是泥牛入海、毫无作用。

Ian的方式是通过展示科技文明的方式与外星人沟通,这是人类男性思维的一种典型体现,更是人类长期信奉的“弱肉强食”丛林规则的体现。展示科技文明的本质是秀肌肉,展示力量,用力量来威胁对手,这一思维模式,也是被本片否定的一种沟通方式。

Louise一直坚持按女性的思维与外星人的沟通,沟通的目的不在于提问和回答,而是在于相互理解对方的处境,并通过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字的方式来建立沟通的基础。Louise最初获得的信息是:外星人将提供/使用“武器”,对于武器一词的不同解释,导致了人类社会空前的恐惧和混乱。大多数人都认为,外星人将要开战,人类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击措施迫在眉睫。但Louise经过学习外星文字后认为,外星人所称的”武器“就是语言,正是Louise的坚持,人类才避免了一场灾难。

与外星人的沟通固然异常艰难,但奇怪的是,人类自身的沟通也困难重重,外星人分布在地球12个地点的飞船,似乎就是在测试人类沟通的有效性。遗憾的是,即使面临全球性危机,人类之间依然缺乏有效的沟通,彼此间充满了不信任和敌意。

就像Louise在影片开头向另一个语言学家请教的问题:梵语中”战争“一词的本义是什么?答案是”要更多的牛“,正是不信任和敌意,能把”要更多的牛“变成一场战争。

《圣经》里有个故事,人类曾经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巴别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避免了人类的有效沟通。直到现在,人类各种文明之间依然难以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人类依然处于“秀肌肉”的沟通层次。在缺乏共识的文明之间,冲突与战争就无法避免。

有效沟通是人类面对的一个永恒困境,至今无解。

2.因果与自由:颠覆性的解释

沟通的困境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降临》只是再次抛出这个需要人类不断反思的问题而已,但在“因果性”这个重大哲学问题方面,电影则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思维空间。

预测未来,对于人类来说是个永恒的难题。但在《降临》中,外星文明与地球文明截然不同,时间对于地球人而言是条长河,是线性的,而对于外星人而言更象个湖泊,是非线性的。由于时间的结构不同,外星人能清楚的看到未来:外星人预见自己在3000年后将遇到的困境,因此试图传递知识给地球人。作为交换条件,让地球人在3000年后帮助他们。

对于人类而言,人类不具备预见未来的能力,这也许应该感谢上帝的安排,因为一旦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人类认知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因果”将会面临颠覆性危机。

什么是因果?佛教经典中对因果是这样定义的: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因果性是人类普遍承认的逻辑概念,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不管有没有受过教育,都会承认因果性。人类对因果性认知从何而来?恐怕确实与人类世界中时间的线性流逝有关系,古人很早就得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类来源于时间顺序的因果性经验。而在外星人的时间结构中,外星人恐怕无法理解因果性这一对人类简单而又重要的概念。

因果性对于人类思维是如此重要,甚至导致人类已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就好像正常情况下人类无法感觉空气的存在一样。但是,《降临》一片则开了一个很大的脑洞,抛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如果因果性被颠覆,人类将会怎样?

关于因果性颠覆的问题,可以先从以下两句话谈起:

句1:”因为现在我播下种子,所以明年有个好的收成。“,这句话没有问题,但如果颠覆了“因果性”,句1就会变成下面的句2:

句2:”因为明年有个好的收成,所以现在我播下种子。“这句话看上去有点小问题,仅仅是个逻辑语病吗?不是的,如果没看过《降临》,不会觉得有什么严重的问题。看过《降临》后,发现句2背后有个可怕的事实:你一旦预知了结果(明年的好收成),你必须现在播下种子,因为在因果性颠覆的世界里,未来的结果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的结果是个已知的事实,因此,必须现在播下种子,没有其它选择的空间。我说的是”必须“。”必须“意味着,你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必须按照未来的结局安排现在的每一个决策。

因果性的颠覆,意味着人类自由的牺牲,我再举一个例子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一点:到景点旅游的旅行者,可以选择自助游,也可以选择跟团游。自助游的旅客拥有选择的自由,他可以随意安排行程线路。跟团游的旅客失去了选择的自由,他必须根据最终的目的地,来安排一条最优的线路,但所谓”最优“就是”唯一“的,没有选择空间的。在这里,再次印证了”没有免费午餐“的古老智慧,你得到了最优的安排,但失去了选择的自由,你必须为此付出机会成本。

3.拥抱与逃避:面对宿命的选择

因果性的颠覆虽然可怕,但毕竟是纯粹的科幻,《降临》中提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则是异常现实和冰冷的,那就是面对命运的安排,人类该如何应对。

电影从女主角Louise与她女儿的对话中开始,梦境般的描述了一个个生活片断,凌乱但富有深意。此后,随着情节的推进,影片还会不断切入Louise母女的生活场景片段,原先梦境般的模糊将变得逐渐清晰,观众也会渐渐理解,这些零碎的片段不是过去的回忆,而是Louise预见到的未来。最终在影片结尾,Louise和她女儿的命运将得到清楚的阐述,就像照相底片在定影水中最终将清晰的影像呈现在人们眼前一样。

Louise作为地球人的代表,试图与外星人沟通,学习外星人语言,以便了解外星人的意图。在学习过程中,外星人的语言改变了她的认知能力,她给自己的女儿取名为Hannah,就是一个例证。因为,外星文字是环形的,而Hannah也是一个可以首尾相连的环形词汇(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拚写是一致)。

而且,由于外星语言具备”时间非线性“的特征,Louise还获得了一种地球人不具备的能力:预知未来。因此,Louise能根据未来调整现在的行为,她与中国将军在现在和未来的互动,成功化解了全球与外星人的敌意,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战争。

但是如前所述,获得预知未来的能力,也同样不是“免费的午餐”,她必须付出重大的代价!Louise在任务结束后,与男主角Ian结婚。她必须和Ian结婚,因为她已知道这是她的未来、她的宿命,她别无选择。她也已经预见了后续的命运安排:她会生下一个女儿,Ian会在几年后离开他,因为他对她的预见能力感到恐惧:他们的女儿会在20多岁时死于疾病……

更加遗憾的是,她能预知命运,却无法规避命运,这就是宿命,这才是这个故事中最悲哀的地方。

很早以前,有人问我,有哪个问题,是你很想知道答案、无法知道答案却又不敢知道答案?我说,就是那个日期……那个每个人各自达到人生旅途终点的日期。

当一个人清楚自己的命运后,如果依然还能发自真心的、充满喜悦的观赏每天的日出日落,积极进取的生活工作,坦然面对不可避免的生离死别,他或她需要多大的勇气?

毫无疑问,科幻作品不是写给外星人看的,最终的、唯一的观众就是人类。Louise一家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面对宿命,Ian选择了逃避,Louise决然选择了拥抱,坦然的接受命运的安排,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选择了“welcome every moment of it”。

Ian和Louise的不同选择,是人类面对宿命时,两种代表性的应对方式。更多的人会选择Ian的方式,但Louise的选择更需要勇气、理解和牺牲,我想,这就是《降临》最想告诉我们的事情。

相关文章

  • 因果、宿命与自由——电影《降临》的观后感

    despite of knowing the journey, and where it leads,i embr...

  • 《降临》:打破线性时间幻相,创造因果一体、全观视野的人生新轨迹

    《降临》:打破线性时间幻相,创造因果一体、全观视野的人生新轨迹 电影《降临》是一部非标准意义的科幻电影,与以往设定...

  • 因果宿命!

    面对现在的生活,不要总是喜欢从他处找原因,因为你找到的,往往都只是借口。你生命中所遇到的,如果非要找原因,就从你自...

  • 因果宿命

    有位书生,自和姑娘定亲以来,关系一直很好,书生以为他们会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可未等成亲,姑娘却离他而去,爱上了另外一...

  • 《降临》的因果

    曾经我以为我对你的记忆从这一刻开始但记忆是件奇怪的事它不像我原先以为的,我们被时间、被顺序牢牢束缚…… 故事开始之...

  • 《降临》一场有关因果、宿命的未来选择

    简书独立影评团 评分:8/10 越受推崇的科幻小说,越难在影视化后得到客观的评价。 作为第一批追随者和观影者的原著...

  • 韩国电影所感

    大学以来就十分迷恋韩国黑帮电影,江湖恩怨,兄弟情结。宿命和因果,忠贞与背叛背后是人性本身的两面性和局限性,认清现实...

  • 以创造积累共同的过去

    佛家谈因果,许多人以为是宿命的观点,其实这因果主要在说明万事万物互为缘起的道理,其中,不仅没有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

  • 黄泉馆·执念

    1 孙果说:“这世间种种,皆为因果。” 我默然无语,所谓因果,实则宿命。而我生于这世间千万年,却不知自己的宿命为何...

  • 充满隐喻的R级恐怖片,我们不再是我们

    恐怖天才乔丹·皮尔的新作《我们》并不是一部好电影。充斥着寓言故事般的因果论与宿命论,继承了《逃出绝命镇》的诡异式恐...

网友评论

  • Alisxto:电影中加入中国将军,尤其是女主通过未来改变现状的做法感觉是个破绽,原著并没有。因为如此会形成悖论,那个未来成了决定自己的因素。话说回来,假如女主可以通过未来改变现状,她完全可以在未来直接和男主离婚然后也就不用遵从预设的未来了。
  • b19f5571c6af:推荐看原著,物理数学的作用在电影中弱化太严重
  • 散文和诗:看过这部电影,排除内容等电影本身的东东。启发太多了。专门写了影评(珍藏起来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个人觉得降临透漏出一点:未来将是文化的竞争。人类开始走“追本溯源”的思考路线… 一部有启发值得看的电影。
    散文和诗: @刀笔小栗 有时候 我们人类的体会真的不是直线的关系,绕啊绕啊,也许才使得我们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刀笔小栗:@小猪之全美 文化的竞争?没有感觉到哦,影片里有提示吗?

本文标题:因果、宿命与自由——电影《降临》的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jf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