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有一个人,非常擅长编织麻鞋,他的妻子也是织绸缎的能手,他们准备一起到越国做生意。有人劝告他说:“你不要去,不然会失败的。你善编鞋,而越人习惯于赤足走路;你妻子善织绸缎,那是用来做帽子的,可越人习惯于披头散发,从不戴帽子。你们擅长的技术,在越国却派不上用场,能不失败吗?”
可鲁人并没有改变初衷,几年后,他不但没有失败,反而成了有名的大富翁。
一般来说,做鞋帽生意,当然是应该去有鞋帽需求的地区,但鲁人则打破了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认为就是因为越人不穿鞋不戴帽,那里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销售潜力,只要改变了越人的粗陋习惯,越国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鞋帽市场。
鲁人成功的秘密就在这里,他没有将自己局限在固有的思维中,而是跳出思维的城墙,用一种全新的、向上的、积极的思维去定义固有的市场,而这种思维却帮了他的大忙。
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总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换种心态,多角度去思考,带着突破成长改变之心,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展,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成功的思维和它的魅力所在。
而在《终身成长》一书中,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就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成功的思维模式。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她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现任斯坦福大学路易斯和弗吉尼亚·伊顿心理学教授,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0851/fc9b6ee2022cc049.jpg)
作者德韦克在书中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德韦克在书中表明了,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多的是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通过《终身成长》这本书,你可以对科学、艺术、体育、商业领域内的杰出人士以及那些本可以成功却错失良机的人有更深的了解。你会更了解你的伴侣、老板、朋友和子女。你会明白如何帮助自己以及你的子女发挥潜能。
我们作为普通一员,要如何做,才能走向成长型思维,用成功的思维模式去定义未来呢?
结合作者德韦克在书中说的,我写下以下3大方面,跟你我共勉,希望我们都能通过用新的思维模式,带来全新的2018。
1
认清思维模式
罗曼·罗兰说:“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一个人具备怎样的信念,就会带来怎样的一种人生。
在电影《土拔鼠之日》中,主人公菲尔·康纳曾经就是一个固定型思维模式中的人,只是一开始,他并没有认清自己的思维模式,所以,他总是利用“土拔鼠之日”来愚弄他人,并从中获取那份优越感。
但在经历一遍又一遍重复同一天的生活后,他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毫无价值,只有时间的消逝,却没有自身的成长。于是他尝试自杀,他撞车、尝试电死自己、从教堂顶上跳下等,依然没用。
直到有一天他终于想通了,他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学习改变。他开始去上钢琴课,读大量的书,学习冰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很快,这一天的感觉不再那么漫长,让他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只是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在认清他自身的思维模式后,才使得他走出了那个死循环,拥有了新的路径。
作者德韦克在书中的前三章节就讲述了什么是思维模式,要如何去认清你的思维模式。
德韦克将思维模式分为两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是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成长型思维则坚信自己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
要想认清你自身的思维模式,你得学会接纳过去的自己,聆听自己的心声。具体方法可参照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0851/d865586e4b4eafd1.jpg)
2
引导思维模式
有这样一个案例:
小伙子站在天台上要自杀,众人围观。不一会警察来了,问其原因,小伙回答:谈了八年的女朋友跟土豪跑了,明天要结婚了,感觉活着没意思!旁边一老者答:睡了别人的老婆八年,你还有脸在这里自杀?小伙想了想,也对啊,笑了笑,就走下来了。
任何事情,换个角度看待,会海阔天空,带来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个思维的转换过程是可以通过引导去改变的。
而这个引导,可以是你生活中的日常琐事,也可以是你感情中的困惑,可以是你工作中的职场问题,也可以是你学习成长的困境。不管是哪个,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思维模式,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比如说,同样是面对感情问题,当一段感情走到尽头后,如果是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就会固守着当初的那段感情不放,未来的每一天就会被羁绊,难以走出来,但曾经的感情也回不来。
如果是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就会懂得感恩过往的感情,从那段感情中学习一些道理,反思一些问题,从而让ta更好的认清自我,避免曾经的错误再次发生,也能找寻到新的目标方向,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遇见那个更好的人。
作者德韦克在书中说,任何一段关系都会有很多问题,只是当问题发生时,彼此怎么去看待去定义,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问题面前,如果懂得让彼此冷静下来,用成长型思维,说出各自的意见,仔细倾听,然后耐心并真诚地讨论问题,那么,很多东西就会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也会不再是问题。
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问题并不会说就此消失,但会通过这样的引导,问题可以变成促成彼此理解、提升亲密度的工具。
3
改变思维模式
有一本很牛的科幻小说,名字叫做《三体》,里面有句话叫做:“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这句话够嚣张跋扈,但却充满大智慧。说明了大趋势,揭示了整个人类世界前进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比如,去年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的销量急剧下滑,不过它们的对手真不是白象、今麦郎,而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
比如,打败口香糖的不是益达,而是微信、王者荣耀。在超市收银台这个消费场景,过去顾客在排队缴费的时候无聊就往购物篮里拿上两盒口香糖,而今天大家都在看微信、刷朋友圈、玩王者。
比如,共享单车,一块钱,随便骑,骑到任何地方,停下,锁车就走,不用管。这个东西一出来,黑车司机哭了。卖单车的店铺、修自行车的小摊子,生意都一落千丈,关门是迟早的事情。
比如,消灭扒手的不是警察,而是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让越来越多的人的口袋里没现金。
如今,大趋势是很残酷的,它杀人是不眨眼,也不会流血的,根本不见红。
说声对不起?不好意思,不关我的事,我根本没关注到你,只是一个不小心,让你倒霉了。这就叫:我消灭你,但与你无关。
在这个跨界打劫、飞速变化的时代,你永远也无法想象下个竞争对手,你也很难猜到新兴的什么行业就打败了传统的什么行业。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保持一个足够开阔的视野,每当有新鲜事物发生、新兴行业兴起的时候,多去发散思考,多去学习成长,说不定想到的某些点,就串联成线,就可以比别人早一点看到未来,早一点抓住机遇。
要知道,在这个适者生存的社会,你不自我革新,不自我变革,就只能等着别人来革你的命。你不改变固定的思维模式,不突破思维的边界,就只能等待着被社会淘汰。这是今天的状况!
而要突破这种现状,找寻到新的出路,那就需要改变思维模式,具备一种持续成长的思维模式。
作者德韦克在书中提出了以下4个步骤可实现通往成长型思维的旅程:
1)接受
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要学会接纳自身的固定型思维模式。
2)观察
探索激发你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并持续观察。
3)命名
给固定型思维模式起个名字,让你辨别清楚什么是你不喜欢的,哪些又是你喜欢的。
4)教育
经过上面三个步骤后,可以试着去教育他,让他和你一起走过这段旅程。
除了以上的4个步骤外,要想让成长型思维开花结果,你还需要设立一个目标------成长型目标。让这个目标在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激励和陪伴着你成长,让你懂得在失败时,找寻解决的办法,在成功时,获得新的高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2120851/4fd3cb32505a2d21.jpg)
《终身成长》这本书讲的成长型思维,并不是说具备一颗成长之心就可以了,作者德韦克推崇的是极致践行,有了这些持续的行动,才能带来成长改变的可能性。
任何改变都不易,这个过程却会变得更加值得。此刻,2018年已悄然而至,你希望留下怎样一个不一样的过往,做成哪些事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管处在怎样的环境,不管正经历些什么,都别去抱怨生活,要去接纳生活。培养一种持续成长的思维模式,才能去拉开你与周围人的差距,提升你的生活宽度和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