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时候,初中很敬畏的语文老师PPT上分享了他去香格里拉旅游的照片。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
第一次听到这个特别的名字,一颗想去香格里拉的种子,在初中时已种下。
香格里拉的转经筒在丽江住的民宿订了两张购物团的票,240一张。当晚旅游团的人打电话说明上车时间和地点,还叮嘱说 明天团里有人是680购买的,让我们不要讨论价格。啊这,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也引起了我的探索欲…
第二天早早起床,天空濛濛,空气凛冽,重点是还下起了大雨。其实六七月本就是云南雨季,我们出发时便知。但是真下雨的时候,还是惆怅又担忧的。
雨模糊了窗外导游是个藏族扎西精神小伙,黑黑的皮肤,刀刻般深邃的五官,小小的眼睛但明亮,透露的不知是机警还是狡猾。
旁边坡上的树顶飘着云导游先跟我们打了招呼,然后自我介绍。接着抛了几个互动问题,大家都像上课时老师问问题一样的沉默。
然后他语气一下子严肃起来,念起刚才上车的时候跟我们打招呼没人回应,直指大家没有礼貌,车里团员脱鞋犯了这里的禁忌…还痛斥之前他们带过的游客有钱想为所欲为,但被他们制服了等等。
大家愕然,呼吸都慢了下来。在他强调完香格里拉海拔三千米,不想躺在救护车回来就必须什么听他的后,他开始介绍起有意思的云南风俗,叮嘱注意事项等等。
好吧,下马威被他成功立住了。
赏心悦目的大自然不知多久,车子起起伏伏行驶在香格里拉,这里没下雨。
窗外是旷野,蜿蜒的绿山,低低的木房子,耳边是车里开的空灵的藏歌。一切都太干净了,有种哪里正在被洗涤的感觉。
好舒服的气候 普达措国家公园 普达措我们先去了普达措国家公园,当时六月正是电视剧《司腾》火的日子,司腾取景地正在普达措国家公园。我一开始以为是应该是网红打卡地。
进去以后,是满眼的惊喜。
门口青青的草地,连着安静的湖泊。远处的山上站着很多的翠绿的针叶树。
原始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让人飘飘然地,胸腔充斥着清新空气带来的愉悦感。
阳光穿过云层留在水面这个森林公园仅一条步行三个小时的游道。穿过高高的树木,很多处地方蹦跶着小松鼠。
好小只的…小松鼠。走到一半下雨了…大珠大珠地溅在湖面。都是第一次旅游下大雨,竟觉得有些好玩,拍照的兴致也没落下。
因下雨,湖面的景致也带上了“水墨画”的感觉。
湖面 湖面这是一场彻底的雨,等我们走完游道的时候,它就停了......
晚上是迪庆藏族火锅家宴,切身体验到了高原沸点低的情况.....觉得新鲜又奇妙。
还品尝了书本上看过的高原食物:糌粑、酥油茶、青稞酒…全都还吃不惯。糌粑是无味的,酥油茶是咸的,青稞酒是辣喉咙的。
高原事物中间的围台表演节目,多才多艺的藏族同胞高歌、跳舞,民族风情浓烈。
台下的大叔,搭着二郎腿,眯着眼睛望着台上的表演,表情慈祥,面带微笑。
现场 门口告别
第二天去帕拉海草原。第一次要去草原,还满激动的。
然鹅,我的“一望无垠的大草原”、“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幻想落空。帕拉海草原边边大山围着,草还矮矮的,细看的话草还有点疏...
拽马大叔和他的马这里的活动是骑马,会有工作人拉着马。网上的照片都是游客潇洒地马背上,然后摆出策马奔腾的动作。
但是事实是,出于安全考虑,每只马前面都会有个大叔拽马,遇上不听话的马,还得拍拍马。害…
帕拉海香格里拉的最后一站,是虎跳峡。如果导游不说,还真不知道,峡谷的水是青藏高原流下来的,流到下游就改名为长江了。
流水汹涌奔腾,每股冲下来的水都用力地砸着,使劲地砸,不知是愤怒还是激动。听着这咆哮般的流水声,心里反而静静的,有种泄愤的感觉。
照片拍不出那份冲击的轰隆声回去途中,去了导游扎西家里。扎西的姐姐跟我们聊天,她善谈又能干,当聊到他们家有一百多头耗牛时大家惊叹又羡慕。
还聊到了这边的风俗是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并存。房子自己盖,木头山上砍。她们每天都是六点起床干活,理解不了我们能够睡到白天12点才起床等等......
最后一站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是我们毕业旅游的最后一站,离开香格里拉后,毕业旅游结束了,我们大学也结束了。
我和闺蜜都变成了社畜,然后被毒打了。像打地鼠的游戏一样,我们就是那两只蹿蹿跳跳被打的地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