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很多写作者,在这个问题上都会存在争议:写作是否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一种观点是,写作者应该为自己而写作,最终总会有读者喜欢上你的内容;还有一种观点是,写作者应该了解自己的读者,为读者而写作,这样创作才可持续。到底哪一种观点才是正确的?在我看来,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创作者应该了解自己的内心,因为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读者。创作者应该书写内心真实感受,因为读者也会有相同的感受,并和你产生共鸣。
你的内心,是通往他人内心的唯一途径
作家余华曾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认识自己并不容易。我们的很多特质要在面对考验的时候才会显现出来,偏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考验很有限,所以有时候我们永远也不可能了解自己性格特征中的某些部分。即便是通过日常生活来分析自我,还是存在一定难度,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利归因的倾向。所谓自利归因,就是将成功看成是自身努力的结果,而将失败归结为外在条件的限制。将成功看成是必然,将失败看成是偶然。
客观认识自己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持开放心态,而写作,就是自我剖析的过程。所以余华说,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触发了我的某种感觉,当我把它写作下来之后,很多读者看完之后也会有相同的感觉。还记得我曾写过一篇原小虎队成员陈志朋的文章,他由于种种荒诞不经的行为而受到了大众的调侃和批评。但我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他只不过和大部分人一样,是一个自我怀疑的同时又不甘心于命运安排的人。最终我写下了他的故事,很多读者看完后都表示“仿佛看到了自己”。
所以,写作者不必费尽心力去想读者到底有什么想法,并不断尝试去迎合读者的爱好。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就是读者的想法。如果某人某事并不能打动我们自己,我们却希望妙笔生花将其描述成一个能打动读者的故事,最后往往是徒劳无功。要想通往读者的内心,我们首先得打开自己的内心并感受它。
不迎合读者,更不轻视读者
了解读者之后,创作者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读者相处?答案是前面提到的:不迎合,也不轻视。在我看来,创作者应随时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自己写作的主题是什么?如前面所言,写作者自己必须要对主题有想法、有感觉,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有的写作者为了迎合读者的喜好,刻意扭曲自己想表达的观点。举例来说,我前面提到了写陈志朋的文章,我也可以选择和很多自媒体那样在文章里跟风骂他,也许会有人叫好,但这违背了我自己的真实内心感受。实际上,我认为自媒体到今天渐渐进入瓶颈期,尤其是公众号,红利期已过,这和很多号都争着迎合读者有关,最后的结果是他们都失去了本身的特色,在读者看来完全面目模糊,无法在读者心里留下任何印痕。
第二,读者是谁?他们希望看到什么?在媒体工作时,我会就某些事件跑采访,最后写稿发表到杂志上;现在商学院工作时,我会采访教授并将教他们的研究成果发布到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这两段工作经历里,读者是截然不同的。
在前一段经历里,读者是杂志的订阅者,就是普通用户;而现在,表面看来读者是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实际上是教授本人。教授拥有稿件的最终否决权,如果我们误认为稿件最终是发布到社交媒体平台,就以社交媒体文章的方式来写作,也就是写得“软、短、浅”,稿件最终很可能会被教授毙掉,因为教授希望兼具学术性和专业性。在这里,就必须重视教授本人的诉求。
第三,自己和读者之间是否存在“信息差”?也就是说,要反思是否有哪些东西自己认为不言而喻,但对读者来说需要予以详细解释,这是对读者的尊重。具有某方面专业背景的人,在写作该专业的文章时,往往会出现专业名词或“行话”夹杂的情况。最糟糕的是中英文夹杂,却不添加任何翻译对照,自己倒是轻松,最后苦了读者。
不迎合,也不轻视,表示敬意,这是创作者面对读者应有的态度。而在创作过程中,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是引起读者共鸣的必要前提。我想用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关于写作》中的一段话来作结:你应该大胆将真实的情绪当成作品的重心。直接写出你对人事物最深层的感受,别害怕别人会不欣赏。只管照你所了解的如实写出来。若你是一个写作者,你便有这个道德义务。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