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对面的山上每到下午总有人焚烧垃圾。
其实上中学的时候就打过环保局等各方的电话进行投诉反馈。
但是收到的结果都是互相推诿,最后不了了之。
近来城市又开放了新的便民建议渠道。
于是又开启了接二连三的“维权”之路。
近来两天,伴着绵绵小雨,清新的空气终于又回来了。
做个人体验的平台因为系统错误给了优惠的价格。
事后打着咨询师的名义要求补费。
一开始觉得平台的行为损害了咨访关系,着实公关差劲,放弃余下两次咨询,删掉了app。
尔后浩哥说,你付了自己应付的费用,为什么不去享受自己应得的服务或要求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买单退你费用呢?
从一开始的唯唯诺诺,带着愤怒想着离开是非之地,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到最后还是继续坚持预约咨询时间,认为应该为自己应有的权力battle一番。
当我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讲述自己渐渐去获取这种被讨厌的勇气来坚持咨询的经过。
视频那头的咨询师没有厌恶因此减少的提成,反而笑得很温暖说,你越来越有力量了。
她说,平台也反馈了这件事,问她愿不愿意承受这样的费用继续为我咨询,她的答案是,我非常愿意,因为我很喜欢这个来访者。
想起在北京和浩哥吃烧烤的时候,因为服务员听岔了口味要求而把我们的微辣上成了麻辣。
担心我肠胃受不了刺激他选择将菜退换掉。
不满意自己差错的服务员带着怒气指责说告知过我们只有麻辣口味没有微辣。
尔后的菜品依旧辣度强烈超过耐受。
当下心生不快,觉得都是因为浩哥“令人讨厌的勇气”惹怒了厨师给了我们口味上的难堪。
他却满心淡然的说,是因为南北方对“微辣”的定义不同吧。
以为自己足够勇敢,却在遇到其他人的“情绪”时还是会不自觉的去“讨好”,担心是自己的“建议”带来了麻烦。
一旦遇到“挫折”就认为这是坚持自己的“报应”,退缩回怂人的壳子里一让再让。
而浩哥却能够适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承受与之相应的压力,一如他做不了自己想要的课题时能扛着舆论哗然坚持主动更换导师。
想来之所以会畏惧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建议或想法,或许是因为我自己也没有接受他人批评的能力。
一如冰彬老师所述,在我们的本能中,或许会认为批评是权力关系的产物,而非平等对待下的谏言。当我们认为批评的快感可能来源于片刻间自觉居高临下的高贵,自然就将其与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或以下犯上不自量力划上了等号。可也正是我们对批评本能的抗拒,让我们在人生当中可能失去了很多变得更好的机会。
那些不同的声音并非“攻击”而是一种拓宽多样化思维的途径。
不闭锁于赞扬的消亡里也就有了去挑剔中择取前进方向多元视听的机遇。
希望这周经历的事件能够更强化小姑娘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的心。
希望未来的你能有“闻过则喜”的气度。
希望每一个你都能发现,原来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去捍卫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