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出身穷苦,父母、兄长、侄子饥饿致死,幼时生活凄惨,与其他皇帝相比,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小时候,他放过牛,当过和尚,做过游僧乞丐,深刻人生苦难,直到后来参加红巾起义,才彻底改变了人生,从朱重八摇身一变成为朱元璋。
完美逆袭的他成功登上帝位后,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草根本色,早餐简单到只吃青菜、豆腐,龙床上的铺盖用碎布拼接而成,所乘龙辇杜绝奢侈豪华,追求朴素实用,宫室绝不奢靡浪费,唯求坚固耐用。他将艰苦朴素发挥到了极致。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朱元璋废黜了沿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罢去了左右丞相,废除了中书省。没有丞相,没有内阁,他将一把手、二把手甚至三、四把手的事情都一人单挑,事无巨细地打理一切政务。
据记载,他从凌晨三点钟起床工作,直到晚饭后仍在加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曾经创下理政七天处理奏折1160多件的记录,平均每天处理450件事,工作强度惊人。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特意告知所有大臣写奏章要简单直接,户部尚书茹太素不理解他的苦心,仍然长篇大论地汇报工作,朱元璋半天不明白他的主要意图,为此他痛批一顿。
为国事操劳至此,他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勤勉帝王,甚至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第一劳模。
后来,因长期用眼过度,他患了眼疾,改由近臣读奏章、自己亲批的方式批阅奏折,这让我想到那句著名的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是活到老干到老的典范。
建国伊始,经历多年战乱的百姓依然苦不堪言,他体恤底层人民,大力发展农业,并多次出巡查看农民的生活状况,是百姓心目中的好皇帝。
但同时,他发给各级官员的俸禄却是历朝历代中最低的。正一品官员每月薪俸87石粮食,七品官员每月7石粮食,低廉的俸禄养活一家人捉襟见肘,而且全年只有三天假期。明朝官员只有为官之名,却无为官的实惠,他们的幸福指数并不高。
此外,他制定了法律《大明律》,出版了案例版的普及读物《大诰》,还实施最严厉的肃贪之法,贪污60两以上行剥皮填草之刑,置于下任官员桌前。统治大明三十年间,斩杀15万贪官,流放坐牢者不计其数。
由于精力旺盛,他还独创了特务政治,使锦衣卫成为了明代的一个特殊机构,虽然后来一度被废黜,但永乐时期重新设置,后期还有了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
无休止的工作,直接导致他积劳成疾,为帝三十年后病逝于南京,但在他的辛勤劳作下,大明朝欣欣向荣,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