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加拿大留学这些年婚姻育儿今日看点
父母要去成年子女家同住,当中国式家庭遇上西方

父母要去成年子女家同住,当中国式家庭遇上西方

作者: 黛西的育儿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16-09-20 17:36 被阅读2242次

    我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学妹A。年纪轻轻已经博士毕业拿到了美国某大学助理教授的职位。

    她小时候随父母移民到温哥华,父母属于非常传统的华人移民第一代,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她一直在温哥华接受教育,并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之后直接拿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博士刚一毕业就凭借努力拿到了美国某大学终身教授职位。

    这一切,看似都非常顺利。然而有一天,她父母突然提出要把在温哥华的房子卖掉,并在美国她的学校附近购置一处房产,同时搬到美国去与她一起居住,顺便可以帮她相亲,以后结婚了,还可以帮她带宝宝……

    这安排看似也非常不错,然而对于一直在西方长大接受教育的她来说,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另外有个朋友B,是移民第一代。来到加拿大后,接受了高等教育,白手起家,自己打拼也闯出了一片天地。然后结了婚。就在生孩子的时候,双方的父母都要过来帮忙照顾孩子。对于刚在加拿大立足开始新生活的她,也没想太多,就让双方父母过来帮忙照顾孩子了。

    于是双方父母就挤到了同一个屋檐下。

    没想到,一开始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就孩子育儿方面的问题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除此以外,生活习惯的差异也间接的导致了家庭纷争。

    第三个故事是小留学生C的故事,他18岁的时候留学来到了加拿大。在这边读了大学。有一天小C的妈妈来加拿大看望儿子。结果小C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以后你不用再管我了。小C的妈妈听完儿子的话,很伤心,孩子长大了真的不需要我们了吗?

    这三个故事都讲了共同的一件事,那就是中国式的家庭遭遇西方。

    中国式的家庭有着一层根深蒂固的观念:父母把孩子抚养长大,培养好以后,最终,孩子必须要承担对父母的照顾。换句话说,父母老了过来住在子女家,帮子女带孩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到了西方,家庭的概念与中国式的观念非常不同。子女一旦成年,就会脱离父母,自己去社会生活,之后结婚生子,组建自己的家庭,照顾子女的下一代也不再是父母要做的事,而子女必须要自己去承担照顾自己孩子的义务。而中国喜欢说大家庭(即有父母的家庭)和小家庭(即孩子自己组建的新的家庭),在加拿大却行不通。在加拿大,孩子的家庭与父母的家庭是两个不同的家庭。而子女的孩子也应该由子女自己照顾,父母不需要再照顾孙子孙女(当然也有西人的爷爷奶奶来帮忙带孩子的,甚至这样的案例很多,但是基本上,除非是双方自愿,如果有一方不愿意,那么带孩子就应该是晚辈自己的责任了)。

    问题就出在,很多来这里的移民或留学生,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和文化,大多数在潜意识里都认为自己已经是独立的个体了,必须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去打拼找工作。

    然而,当他们独立的在外国立足的时候,突然父母或长辈又要求这个孩子重新回归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者父母要求到子女新组成的家庭去生活的时候,这时候,事情就变得难以接受,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向父母解释这一切,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当然,有很多朋友,他们在与父母相处方面做的非常好。我也听说许多朋友的爸妈来加拿大帮忙带孩子,减轻了他们许多的负担。他们的家庭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严重的矛盾。

    但这篇文章,所要说明的是由于父母的原因而造成的家庭矛盾该如何解决。如何理清思路,而作为父母等老一辈人又该如何看待这件事?

    【分清主次】

    首先,我想说,就这个问题,应该分清楚,什么是主,什么是次。哪一个家庭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家庭。

    一旦脱离父母,你再组建自己的家庭,那么你就不再属于原来那个家庭了。

    西方对于家庭的定义为,丈夫,妻子,孩子,还有小狗小猫什么的。因此,父母是不属于自己的家庭的。

    分清楚这一点,就必须要考虑作为家庭成员的对方的立场。不论是自己的丈夫还是妻子,必须要有发言权。

    分清楚主次之后,下一步就要了解,如果父母过来住或者过来帮忙带孩子,谁是主人,谁是客人这个问题了。

    昨天有朋友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一个女的嫁给一个西人,结果女方的爸妈来他们家住了几个月。其中,女方的爸爸随手从冰箱里拿了一瓶啤酒来喝。结果导致西人老公的不满。女方的爸爸觉得很不理解,我在我女儿家,帮助带孩子,拿瓶啤酒都不可以。其实,按照西人的逻辑,因为父母都属于客人,就好比你到别人家里来做客,你需要喝啤酒,也会问一下主人,可否拿一瓶。了解了这一层逻辑,女方爸爸没有问就去拿啤酒,的确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另外个故事,有一对移民夫妻,都是华人,然后女方的爸妈过来帮忙带孩子。父母过来之后,仍然把这对夫妻当成自己的孩子,然后直接把孩子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父母的一手包办,让女婿觉得很没有地位,最终导致男方生气出走。

    今天还看到更夸张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孩子住在温哥华一个小公寓里,然后婆婆要过来小住一阵子。结果由于公寓太小,并没有可以睡觉的房间,于是,只能某一方打地铺。结果,婆婆一来,就要求这位妈妈打地铺,自己和孙子睡床上。这位媳妇只能委屈的睡地上了。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很多,关键在于,除了分清楚主次以外,还应该分清楚谁是主人,谁是客人。既然父母双方过来孩子的家里,那么父母就是客人,孩子可以以待客之道招待父母,但父母却不能够以主人的身份要求孩子服从自己的要求和意志。

    【什么是“孝”』

    其实,很多人会认为,上面这几个案例,如果子女不让父母来家里帮忙照顾,或者子女让婆婆打地铺就是不孝。这里我想谈谈什么是孝。

    孝顺,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正因为是一种传统美德,而从来没有人敢去挑战这个概念。

    一提到子女不让父母来住,或者子女让父母睡地板,马上就想到了“不孝”两个字。因此,再为难,也要让父母来住,也要让父母睡主人房,睡大床。

    我认为,孝顺,应当是建立在一种家庭的制度上的。不应该成为控制子女,甚至让子女有内疚感而对父母的意愿唯命是从。

    当子女与父母达成协议,划清好界限,讨论好制度,然后再去谈孝顺,才是避免家庭纠纷的最佳途径。这些协议和界限的划分应该事先商讨决定,甚至婚前就应该考虑清楚。

    这些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

    未来是否与父母住在一起?

    双方父母是否要来帮忙带孩子?带多久?谁来带?你的另一半同意吗?

    当父母退休后,该如何安排和照顾双方父母的生活?

    关于育儿方面,是否听从父母的意见?如果父母和另一半的意见有分歧该听谁的?

    如果父母不能帮忙带孩子,未来夫妻双方该如何安排照顾孩子的事情?

    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大致上谈清楚,制定好了一套规则之后,就相当于立下一个契约,在此基础上,再去谈孝顺等道德层面的事情,会更有助于促进家庭的和睦,让自己与另一半,与父母,甚至与另一半的父母的关系变的更加健康和谐。这才能更好的尽孝。

    【作为长辈该怎么看待?】

    那么作为长辈,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像我们父母这一辈的老一辈家长,很多也都是全身心的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很多。但是,当孩子长大成人,离开家庭,甚至组建自己的家庭的时候,很多父母可能一时之间无法适应。心里面,仍然觉得孩子,是自己家的一份子。于是就有了帮忙照顾孩子的孩子,帮忙孩子打理家里的一切。为了孩子而活。

    正是这样的想法,无形中给子女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压力来自于一层矛盾,即,孩子既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人拥有自己的家庭,又无法脱离属于父母的原生家庭,这层矛盾,会对孩子本人还有孩子的另一半带来伤害。

    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中国家庭最大的矛盾来自于婆媳问题。而西方却很少有婆媳矛盾。其实说白了,是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在西方,由于孩子的家庭与父母的家庭是两个不同的家庭,因此,婆婆和媳妇的关系变的非常简单,像客人一样,你来我往。然而到了中国,孩子的小家庭附属于父母的大家庭,甚至很多媳妇与婆婆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这就难免产生了问题。

    作为长辈,我想,首先应该转变思想,看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必须是要脱离自己原来的家庭的。然后自己呢,也将是为自己而活的独立个体。从这一层意义上看,长辈应该更多的去关注,如何经营自己的家庭,而并非如何去照顾孩子的家庭。因为孩子,应该有能力或者说必须去照顾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庭。

    未来,我可能也会成为一名婆婆。我常常对自己说,我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人,未来他长大以后,能够自食其力,能够娶妻生子,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就尽量帮忙,没有的话,我们就过好自己的生活,让孩子自己去打拼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要去成年子女家同住,当中国式家庭遇上西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eo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