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英语课时,班里气氛低沉,许多同学昏昏欲睡。下课刚响,班里90%的同学便急不可耐的趴在桌上,像一块磁铁遇见另一块磁铁,再也分不开了。英语老师忧心忡忡地说道:“现在的大学生就是这样循环,大一的时候上课还能规规矩矩地听一会,大二上课就不再听了,大三上半学期依旧如此,到了下半学期因为大四要找工作的压力,便又开始听课了,孰不知已经错过了两年了。”
听了老师这一番话,我蓦然想到我的转变,从大一刚来大学,当时信誓旦旦地要当学霸,到了现在大二每次上课,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每天都在不停地刷刷刷,每天时间过得飞快,感觉自己很忙碌,最后却不知一天都干了什么。仔细想想,每天被各种琐事纷扰,时间碎片化,于是就这样浪费过去了。
不止是我,我所在的普通二本学校里还有更多的大学生越来越沉溺于安逸的生活中,忘了曾经是多么努力才来到的大学。渐渐放纵自己,渐渐学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渐渐心安理得。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周而复始,最后毕业才恍然明白自己什么都没学会,什么都没有。制定的目标一个都没完成,该学的技能一个都不会。当有限的青春时光变成虚无时才开始悔不当初。
人就是这样,身边的朋友怎样,他就会怎样。我相信潜移默化这个词,环境真的能改变人。许多人看着大环境行动,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计划,一味的跟风。别人干什么,他也干什么。别人考教师证,他也考。别人考公务员,他也考。别人考研,他也考。就这样,跟着别人的脚步,没有自己的规划,这样的忙碌意义何在呢?
最近,加入了一个广告专业学生的微信群,里面有许多国内国外名校的学生。我所在的学校可能是里面最差的,一个普通的二流学校。每天看着他们见解不凡地谈论着一些东西,我甚至连听都没听过,更别提插嘴说几句话了。起初,我也自惭形秽,呆在这样的一个微信群里,每天看着比你优秀太多的人谈论着一些你不熟悉甚至没听过的东西,自己一无所知的感觉真的很差。比我们优秀太多的人在不多努力,而我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困于固有的一片方圆吗?于是后来,我每天尝试和他们交流一些自己的看法,他们提到的我甚至没听过的东西,一个个去百度了解,他们分享的一些广告资源等自己下载了一遍遍看,我相信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努力,自己也会变得向上。
生活的环境无法改变,那就努力改变自己的行动。上大学之前,我是一个害怕独处的人。身边没有人一起总是感觉很不舒服。到大学后,身边的人各有各的追求,开始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四处奔波。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学会独处。有一句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不知道对不对,但是我一个人独处时,就是我的狂欢。一个人时,不必理会其他人的纷扰,默默丰裕自己的内心,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
上大学之前,许多人告诉我们,大学要多参加活动,拓展人脉。大一一年,我也曾努力融入许多圈子,想认识更多的人。但是,圈子不同,别硬融。对着一群不感兴趣的人和事物令我感到筋疲力尽。于是,大一一年,我基本上泡在图书馆,看了许多以前想看,却没机会看的书。可能我以后也没有这么充裕的时间来看自己喜欢的书了。没有功利性的看了几十本书,有的人说,你看这书没有用,浪费时间。我不予理会,依旧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许现在还看不到什么用处,但知识总是用不到的时候感受不到它,需要时才会自动想起。我没有可以的想拓展人脉,而认识的人却越来越多。爱好相似,性情相投的人会自动吸引。一直想拓展人脉的人,是想依赖认识的人生存,但是事物都是双向的,没有人会毫无条件的奉献给你,除非你也有值得相交的地方。努力扩展人脉,不如充实自己,靠别人永远不安定,靠自己才能让自己更安心。
说实话,我是一个感情的悲观主义者。对身边所有的人都不交心,最好的朋友之间也需要距离。所有的相遇终有分离的一天,我仿佛因为这个,便拒绝了更近的发展。这个或许是我自己一个人偏执的认为吧。世界上比孤独终老更难以让我忍受的是贫困一生了,我也想让我的父母过一下其他父母过的生活,为了这个我也只能不断独自前行吧!
这是我一个虽然身处普通二流学校的人,但是不想过二流人生的女生的想法,虽有偏执,但是真实。
网友评论
学校好坏并不能决定你的一切 以后的生活还是取决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