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稿行为背后

作者: 习惯了岁月的忧伤 | 来源:发表于2019-01-09 08:40 被阅读6次

好多年不写稿也不发稿了,如今初心不改,文学梦又蠢欲动。近几个月,往一些公众号陆陆续续投了几十篇稿子,有诗歌也有散文,竟然都刊发了。兴奋之余,我终于发现了猫腻。

这些公众号门槛很低,几乎不需要审核就能通过,质量一般化。当然,好作品也层出不穷。这些行为有力地推动了文学向大众化延伸,从某种意义上也许是好事。关键是创作人的劳动得不到相应的尊重,他们不发稿费也不发赞赏费。作者作品下方附他们的微信头像,还美其名曰原创是他们,转载需授权等等,实际上赞赏费全都到了他们腰包,也不分成。一旦有赞赏打来,他们屏蔽喜欢点赞环节,他们这种"高级小偷"欺骗了很多初创作者,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骗稿行为的蔓延,与全民趋于功利主义有关。这种剽窃冠冕堂皇,而又厚颜无耻。我和一位主编微信谈这个问题,她竟恬不知耻语音说,是你们主动自愿投稿的呀,没人逼你们。这种骗稿现象很多见,他们设置了陷阱,反倒打一耙,如果别人的劳动付出,得到一点点收益或分一杯羹,也算是对原创人员的肯定与鼓励,现实却没有。这些人良知泯灭,不劳而获,还"义正言辞"地说全为了平台运营。坐在家里,守着一台破电脑,只为文章配配音乐,连错别字也不改,你们的辛苦从何说起?难道这就是自媒体搬运工?偷东西成了光明正大的搬,谁给的权力?你搬用用可以,你扬了名赚得金钵满银钵满,咋不拍拍胸脯问问良心,是你真正的果实?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网络食客,不是收获,是文化领域的江湖神偷。

网络给了我们工作学习办公的快捷平台,但要学会怎样合理又合法的运用,而不是费尽心思不择手段的攫取。骗稿行为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是极其恶劣的。有的主编名声也很大,邀请人作签约作家,只要交钱什么作家协会都可以加入。不知是我们文学堕落了,还是文学人堕落了,甚至到了厚颜无耻的地步。我估计当代文坛有名望的人也有不少花钱捐来的虚名,这种悲哀已经弥漫在文学的上空,如霾一样久久不愿散去。希望广大文学爱好者和创作人员提高警惕,擦亮眼睛,不被坏人忽悠。

相关文章

  • 骗稿行为背后

    好多年不写稿也不发稿了,如今初心不改,文学梦又蠢欲动。近几个月,往一些公众号陆陆续续投了几十篇稿子,有诗歌也有散文...

  • 骗稿与洗稿

    不才也是见识少,在未尝试向公众号投稿时,从来不知世间竟有骗稿与洗稿事。 这一尝试投稿,方才知道文字创作领域内,有“...

  • 行为背后

    上周我接到一位母亲的求助,她很痛苦的跟我跟我描述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孩子在二年级的时候从公立学校转学到私立学校...

  • 行为背后

    看完了蚂蚁私塾本周的书《隐性的动机》,里面阐述人们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奖励、惩罚、歧视、慈善等等,都源于人类的某种动...

  • 行为背后

    很多时候,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会容易情绪化,看到一个结果,会以结果为导向去主观判断,然后给予反馈或者处理方式,但很...

  • 行为背后

    "越聪明的人越需要下笨功夫,只有笨的人才需要走捷径;如果聪明的人也选择走捷径,一定会遭到天谴" 我们在修炼厚...

  • 行为背后

    最近几个月孩子花钱特别多,他的支出远远超出我们家的经济承受能力,我能感受他内在的匮乏感,感受到他呆在家里的孤...

  • 行为背后

    每个行为背后都是事出有因。 今天碰到娃娃老师,说娃娃今天做眼操不认真,懒洋洋的摸出红领巾,还有点情绪。老师说,做眼...

  • 6/26

    分析防御,目的不是为了分析,而是看到人类行为背后复杂的原因,去理解表面看似无理行为背后的理由,有害行为背后的恐惧,...

  • 理财最不需要情绪

    ​ 人最容易被谁骗,是自己,因为你默认自己不会骗自己。那自己为什么要骗自己?是因为你的行为受情绪主导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骗稿行为背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fw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