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时节,多有感怀。偶有闲暇,便自行安排了今日大约一整天的时间用于阅览,沉浸其中,废寝忘食也属自然。
阅览中,重点拜读了堡子先生对中土文坛现当代前十多位文学成就特突出者的评论,堡子君颇有独到的观点。论评比较中肯,针砭也十分到位。分别从格局、认知、宗J信仰以及中土固有先天之成见等多方面对诸位进行评述,毫无遮掩地均指出了他们缺少悲天悯人的大格局观,这一点着实存在软肋,且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当评说到x雪时,他也承认x雪是先锋P的唯一捍卫者和忠实继承者。至今她还保持着十足的先F创作劲头,她是先锋P集大成者。至于自称是与西方哲学相兼备的小说家,也很想让天人合一理念贯穿其作品之中。就这么个说辞,但也不免有些夸大其词,有过格宣传和鼓动之嫌,还自说已超越了卡夫卡。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更谈不上了。也不如妥斯绥耶夫斯基的悲悯情怀。堡子君最后寄语,中土的各位造诣与国际大咖的作为之间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也就是说,中土现当代大腕要想与外界大鳄比肩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现借此机会,我想重点说一说贾平凹先生的最新力作(长篇小说)《河山传》的代入感。
说心里话,每次读贾平凹先生的小说,就是一种享受,总有一种浓浓的幸福感涌动在心田,久久不肯消散。贾先生在文学上的造诣,若崇山巍峨,令我高山仰止之外,那是再没什么可说的了。
读贾平凹先生的小说,仿佛置身于秋实的谷田,他的每一句每一字都似低垂的谷穗、沉甸甸,厚重而丰满,有嚼头,有韵味,让人回味无穷。没有花里胡哨的语句,却远比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得实在,来得诚恳、壮硕,有极大的延展性,可谓是处处有故事,句句有深意,妙趣横生,不忍释卷,叹为观止。
贾平凹先生讲故事,写小说有极强的代入感。这是很少见的文学奇才才有的妙笔奇思,不得不佩服贾先生非凡的才华和卓越的构思了。
例如,贾平凹先生在其《河山传》前言里是这么写道:
二0二0年入秋不久,网络上就有了这么个L言:一个农村小伙进西安给老板打工,老板是大老板。大老板在城南的秦岭里给自己建了别墅。派小伙去当保安,别墅里还派去了一个保姆。老板在城里公司忙活,平时不大去别墅。保安和保姆就在那里生活,每天商量着想吃啥就吃啥,要干活儿就一起干。日久生情,两人结为夫妻,并生下一女。
后来那大老板死了,老板的儿子留学归来,也当了老板,并娶了那小女子为妻,于是那对夫妻就名正言顺地成了别墅的主人。
…这L言,飞速蔓延,世人都把那事儿当成了笑谈。
可有一天,洗河走在大街上,热的直冒汗,要到小店儿去买冷饮,谁知道小店儿里一男一女,正饶有兴趣地谈着那个笑话。女人笑得花枝乱颤,并说,噫,那他不是给老板打工,是老板一直在给他打工嘞。男的却没有笑,拿指头敲玻璃台面,道,瞧这世道!大棚菜乱了季节,小三儿乱了辈分,医美店乱了年龄,啥怪事儿都有啊。
正在这时,立门前的洗河说,你们说的那人就是我。
…看看,如此紧凑、贴身又贴心的娓娓道来,是不是不知不觉中就一下子让读者带入到他设定的美妙的故事意境中了呢?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贾先生就是当今天下第一妙手。更是当今中土文坛长青树一般的神手!
如此传神,不服不行啊!
一句话,敬且仰之,这姜还是老的辣呀!
还有一句话,咱若不赶紧虚心地学习他的长处和优点的话更不行哦。
11月5日晚8时于苏州玉出昆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