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第七品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在第六品中,佛陀告诉须菩提,不要怕人不信佛陀所讲的。五百年后一定会有持戒修福之人,因佛陀的经文而一念成佛。
但是到了第七品,佛又推翻了自己的说法,告诉须菩提,这世界名不存在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固定法,甚至就连自己的讲法也是不固定、不可靠的。
-1-佛无定法
人人皆有佛性,人皆可成佛,而每个人的佛性当然是彼此不同的。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智慧,简单讲就是大彻大悟。那么每个人都完全不同,经历、能力、智慧相差很大,所以成佛得道,能真正得到一个统一的东西吗?
南怀瑾先生说:佛说法等于一个大教育家的教育方法,不是呆板的方法,所谓因材施教,有时候骂人是教育,有时候奖励人也是教育,恭维你是教育,给你难堪也是教育。反正教育法的道理,是刺激你一下,使你自己的智慧之门打开就对了。所以说佛法没有定法。
-2-佛说的法当然也可能是错的
既然佛无定法,那么佛陀说的法自然也没有固定的、绝对正确的法。
因此聪明的须菩提对佛陀说,即使是佛陀说的法,也不能简单地取、不能乱七八糟地说。
这世界佛陀说的法可能都不对,那么普通人就更容易陷入迷惑。
因此研究佛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佛法,而是为了研究我们自己。
南怀瑾先生说: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只要你能开始寻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一定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教育方式。
-3-成佛的各种贤圣,成佛经文各自不同。
佛坐下有500罗汉,成道方式各自不同。这就像盲人摸象,有人摸着象鼻、有人摸着大腿、有人摸着尾巴、有人摸着象牙。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的佛的形象。
但是看到这么多的佛的替身,一下子多了好这么多成佛的人,你就会慢慢感受从不同的盲人角度去理解佛,你会更加没错,但证据问题还是要靠自己慢慢搜集。
这又像在课堂上讲话,同样的老师同样一句话,下面一百个听的人感受程度都不同,理解的也不同。
佛陀告诫众弟子,不要盲目相信有什么固定法,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凡是固定法的描述就是无聊的;另一方面一切圣贤都因为无为之法而悟道证果。
一位禅师说过:“遇佛杀佛。”如果你遇到的不是一个在当下的佛,一个自己不好用得佛,就应把他“杀掉”,如此你才能归复自己的佛性。
因此,即使是佛陀所说的,也可能是错的,但对于我们仍有意义。
我们不能全信(执着于法),也不能不信(非非法),关键是找到能使自己的觉醒的法。
对各种差别的法,也不要心有所住。
佛,只能性修,不可以相取;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
【无戒学堂】日更第184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