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两年前的《乘风破浪》以“回溯性”的手法,掺杂进怀旧元素,来表达出一种“内心和解”的叛逆之气;那么,如今的《飞驰人生》则以一种“飞驰向前冲”的态度,来彰显热爱与光彩的绚丽。
《飞驰人生》:人生中刹那的光彩,到底有多么绚丽?《飞驰人生》已经是韩寒导演的第三部作品,有人说他技巧更为圆融、感悟更加深刻,也有人说他是“拼凑段子”的自说自话。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否定的是:韩寒的电影都很“韩寒”。正如影片中张驰所说:“有的人活的是造型,有的人活的是人设,而真正出彩的人活的是本事。”韩寒活的是本事和自我,用“打脸式”对比营造笑点,虽然看似普通,其中却渗透着犀利冷峻、不易捉摸的“韩式幽默”。
该片用“过气”来撬动人生,用“刹那光彩”来画上圆满句号,它刻画出以张驰为首的一群风光不再的人,也告诉了我们即使风光不再,却依旧可以散发出“人生刹那的光彩”。
《飞驰人生》:人生中刹那的光彩,到底有多么绚丽?从《三重门》开始,韩寒的笔下就总有着一个长不大的随性少年,他渴望自由、坚持自我,叛逆随性,哭笑恣意。《乘风破浪》中的徐太浪和徐正太的身上都充满着这样的味道。而到了如今的《飞驰人生》中,主角张弛虽然人已中年,却依旧难以摆脱这种“爱搞事情”的少年色彩。为了一个简单又近乎异想天开的想法,几个已经归于平淡的人便再一次打破了宁静的生活、走到了一起来,这种“说干就干,不计得失”的行为与其说是热爱与荣耀的驱动,倒不如说是“赤子之心”的重新燃起,也许他们的赤子之心从未熄灭,只不过是暂时被残酷的现实压住了而已。
悲喜交集与开放式结局一直是韩寒风格中的标志性元素,他通过站在喜剧的反面来表达喜剧效果用不经意的细节拨动观众的神经和心弦,同时也用笑声来讲述着人生无常、悲欢离合。以笑声诉说悲伤,以困苦讲述欢乐,这不正是理想与现实终难两全的真实人生吗?可能对于我们来说,张驰最后的“死”是肉体上、俗世中的悲剧,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更是一种理想化、灵魂上的圆满。因为张驰找到了自己的终点,他知道自己应该归于何处,这要比许多漫无目的之人强得多。
没有逼良为娼,也没有劝妓从良,这是一个波澜不惊的普通生活,而即使普通如斯,也应该怀揣着自己的梦想。
《飞驰人生》:人生中刹那的光彩,到底有多么绚丽?殊不知,能够自己选择死法,亦是一个人生命中刹那的光彩。春秋时期晋国的战神先轸选择于两军阵前,布衣冲镇而死;三国的关羽选择于四面楚歌下败走麦城;楚霸王更是选择用自刎来为历史刻下“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痕迹。他们畏死吗?他们畏战吗?不,他们只不过自己选择了一种具有“刹那光华”的死法,就如张驰冲下悬崖,同时冲向太阳,结束生命的那一刻,他的身上同时也绽放出生命中刹那的光彩。
平心而论,整个影片中的笑点与泪点皆不足以打动人心,唯有最后的那一刹那,使得那瞬间的光华刻进了人心中,弥久不散,也许这正是韩寒要表达的意思:人生中刹那的光彩,是无限绚丽的,而这份光华来自于人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结局。
世间的人虽然形形色色、各不相同,但若从境界论起,无外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三种境界。正如孟子的“知人论世”一样,王国维的三种文艺境界其实也正是世间的三类人。
《飞驰人生》:人生中刹那的光彩,到底有多么绚丽?“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草木摇落,孤寂难言,说不出的惆怅。多愁易感、彷徨无助,此类人“拿不起”。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守之以道,持之以恒,做不完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类人“拿得起,便再也放不下”。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进可退,能屈能伸,看不尽的风光。昂首向前,急流勇退,此类人“拿得起,也放得下”。
“拿不起”是一种慎微,“拿得起,放不下”是一种坚守,“拿得起,放得下”则是一种动人心魄的光彩。当张驰决心重回赛道的那一刻,他已拿得起,当赛车冲向太阳的那一刻时,他已放得下。
《飞驰人生》:人生中刹那的光彩,到底有多么绚丽?人生之美好,便是由“光彩”而来,而我们每个人追求的也是那一份刹那的光彩,《飞驰人生》便是献给人生的“刹那光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