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终于真正开始了。此刻,我最向往的自由阅读生活成为假期生活的首选。信手捧起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的《不止信仰》,此时,我不去想这本书的阅读是否能够为我当下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启迪指引。我只想自由地驰骋在文字里进入未知的世界,开拓思维的疆域。维特根斯坦在《文化的价值》中说:"生活如果变得难以忍受,人们就会想到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但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改变应该是我们的思维的改变,然而,这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人类的思维有巨大的惯性,使我们很难下如此大的决心去改变它。"如果阅读必须关乎工作和生活,势必就会受到思维的局限,失去了自由阅读的乐趣。可是,当下的阅读现状是但凡阅读任何类别的书籍,自然会联想到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与生活的关联已然成为自然的一体,无法隔离。这是否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水乳交融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宗旨意在此?同时也说明的确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要想打破我们的固有思维模式简直难于上青天。
当这样想着阅读的旨趣时,居然有了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那就是随处是可读之书,大道相通也。阅读《犹太文明史话》和《田园牧歌 ——苏格兰小学教育的生态与细节》也能相互打通。阅读钱穆《晚学盲言》与《日本国立小学365天》照样能相应成趣。于是豁然想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境界。孔子注完春秋曰"知我春秋,罪我春秋"。可见阅读这件事的确是极具个人性的,每个人在其中读到的看似他人的故事和见解,实则是自己的生活和见地。由此,阅读怎么可能抛开个人的生活?个人的生活是阅读的注解,阅读是又构成个人生活的内涵。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阅读即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