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1]矣;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丑也产生了。
这一句话需要细化。什么是美?唐朝美女以胖为美,老子那时候什么又是美呢?不得而知。可以得出我们的美在前人眼里不是美。
这一句话其实是两句话,连着读的那种若有所思的感觉,如果没有美,那便也没有丑了?
那么又是什么让我们觉得美?这其中的理论知识太多了。我觉得只要记住,这句话读着的感觉,而后知道自己以什么为美就好。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邪恶也产生了。
这句话的本质还是和上一句话不变的。但这句话,在于“意”而上一句在于“形”。
善可以说是遵循人类发展的规律,而邪恶则也类似遵循人类的规律。而实际上我们所有的其实都只是一种人类自身的“道”
故有无相[2]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3],前后相随,恒也。
所以有与无相互生发,难与易相互转化,长与短相互彰显,高与下相互依存,音与声相互配合,前与后相互跟随
类似阐述一种人类的规律,一种“道”
是以圣人处无为[4]之事,行不言之教;
所以圣人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处理世事,施行不发号施令的教化。
这里要注意,圣人顺应自然的“心态”。什么是顺应自然的心态?我理解的是超乎人类生命体外的角度。所发生的与未发生的都好像与我无关……这不是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是我并不知道这是事不关己,刚刚挂起的行为。我只是顺应自己……
万物作[5]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但不自居有功。
这是具体的例子,没有什么能比其说的更加详细的了,这就是顺应自然所做的事,而事不关己。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业才不会失去什么。
有得必有失,我只是顺应自然,那么便不会有得失之感。我做的只是身为一个人,一个渺小的人,在冥冥之中注定我要做的事情。一切的一切在我眼中只是虚妄,我只是做我一滴水的存在,不与外屋挂钩。倘若我滋润了小草,也只是无心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