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我们家是满族人,祖先生活在广袤的东北大地上,因为那里一年有六个月漫长的冬天,寒冷的冬日里,皑皑的白雪覆盖了一切。人们像许多动物一样备足了,越冬的蔬菜。入冬前家家都要腌一大缸酸菜,酸菜就成了冬日百姓餐桌上的“主角儿”了。
[玫瑰]听妈妈讲,我们家是在近200年前的清朝,因换防由北京迁入内蒙古后到了宁夏驻守边关的。而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些习俗也会跟着他们跋山涉水,辗转迢迢,来到2300多公里外的宁夏沿袭相承。而姥姥家的火锅是这种传承中最典型的代表了。它每年都登上春节欢聚的餐桌上,成为了压轴大菜,倍受父母辈的赞誉,也是我们这些孩子口福之欢的童年记忆。
[玫瑰] 姥姥家的火锅保留了东北火锅的传统,所用的锅和现在我们常见的铜火锅样子相似。下面底座有个开口,可以加炭、煽火。中间一个圆柱形的“小烟囱”翘向空中。这“小烟囱”周围,围上一圈流线型的锅围构成了环形的锅,下面加火,铁壁导热,佳肴在锅中淬炼。
[玫瑰] 我的姥姥总是先将自己亲手腌制的酸菜,切成细丝铺在锅底,再将头天发好的黄花、木耳垫在第二层,就像盖楼房似的依次再往上铺,鲜牛肉片500克,鲜羊肉片500克,葱丝100克,最后要用一层烧好的五花肉封顶。焦糖色的肉皮边,粉色的瘦肉与乳白的肥肉纹理相衬的散在锅中,就像打开的环形折扇。上面再撒些青黄的葱丝、姜丝、暗褐色的调料面,徐徐倒入煮肉的高汤。添进炉火中取出的烧好的木炭,青烟悠然升起,锅内升温至90多度,各色菜肴在汤汁的催化下,释放、胶融、化变、相合,伴着“咕咚,咕咚”的节奏,在锅中炖制3、4个小时。期间姥姥还要根据她从她的母亲那里学来的技法,用文火煨、武火滚、烈火催,扇子在她的手中舞动,肉食则在她的锅中运孕化。木炭特有的味道与食物的香味交流在空中,为团圆的氛围施上了浓浓的喜庆。
[玫瑰] 火锅上了桌,当然竞过各色佳肴位居最中,一家人围在桌前用长筷子夹起烧的晶莹的五花肉。浸在韭菜花的蘸料中,入口绵软香滑。那牛羊肉片越过热气腾腾的烟雾,一次次被送入嘴里鲜,香的味道早就爬上了人们满足的笑脸了。发酵后的酸菜与肉同锅炖煮,已经稀释了油腻变得恰到好处。吃到这时也才算吃了一半,姥姥还要续上夹板、丸子及其它菜品。大人们喝点酒聊聊家常,孩子们在席间窜来窜去好不自在。
[玫瑰]我想百年前的祖先们与今天的我们或许有很多的不同,但圆圆的桌子,园圆的锅子以及这相聚的氛围大概是相同的。而在时光流转中,各民族间的交织与交融,也正如这火锅一样,期盼着更多的圆满与美好!
2019.11.9小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