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定位》是在我一个很喜欢的公众号文章里,作者就是这个公众号的运营者,名字叫做Lolapola,她是一位非常乐观积极的90后女孩 ,公众号粉丝10万,是上海一家素食餐厅以及素食公司的合伙人,现在正在德国留学。
她的传奇经历被她总结成很多文章,她在其中一篇文章里就说道推荐大家都去读读《定位》这本书,不仅是商业上的定位,包括对自己的定位,都可以受到很多启发。我认为她的成功,甚至很多公众号、品牌的成功都是在定位上非常成功的例子。我们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心智备受骚扰,如何让你的产品进入消费者的心智,让一个公众号进入你的微信订阅号,并不被删除?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同时书中强调,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试图改变消费者的心智。
通俗地理解定位就是:在市场上的位置、空隙。有人说化妆品行业是一个靠定位活下去的行业,看看女同胞的化妆包里有多少品种的化妆品,一次完成的妆容要经过多少道工序就知道了。
底妆:隔离霜、打底霜、粉底(粉膏)、遮瑕 或者 使用bb霜,cc霜
眉毛:眉笔、眉粉、染眉膏、眉毛雨衣
……
我就不细写下去了,所以你看做好定位,你就能找到位子。同时你还应该让消费者把认知当成现实来接受,把焦点集中于潜在客户而非产品。
基于我自身在银行工作的原因,我就先看了书中18章《给长岛的一家银行定位》,书中提到银行就像任何一种零售企业一样,了解它的销售区域。文章首先提到的方法就是:绘制客户的心智地图,通过在1、营业网点多;2、服务项目齐全;3、服务质量好;4、资本量大;5、方便长岛居民;6、有助于长岛经济发展。6个方面让消费者进行评分。
这里用到的方法就是前文所说的,在消费者心中去找认知关联。
最后除了最后两项评分较高,其他几项都是倒数。所以长岛银行就从后两项出发,进行宣传。在这点上,我认为我所在的地方性银行也是运用的相同方法:XX人自己的银行。强调地方性、亲民性。
现在我认为对于我所在营业网点的启示就是:我也应该从以上提到的几点来梳理定位,我们的网点是否便利?我们的零售项目是否齐全?服务质量是否够好?资本量是否够大?是否能够方便周边居民?有哪几点是排名靠前的,但是,如果所有排名都不够靠前,我们又该如何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