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一则新闻,内容如下: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督察“今日头条”网站整改工作中,发现该公司组织推送的“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和相关公众号存在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等突出问题,引发网民强烈反感。为维护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清朗互联网空间视听环境,依据相关法规的规定,总局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关停“内涵段子”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并要求该公司举一反三,全面清理类似视听节目产品。
“内涵段子”被国家有关部门永久关闭,对于“今日头条”绝对可以说是当头棒喝,同时对其他的新媒体运营商,也是一个严肃的警告:净化网络空间,反对低俗庸俗媚俗,政府是认真的!
最近几年,中国的新媒体借助于网络的快速发展而飞速壮大。以今日头条的用户数据为例,今日头条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一鸣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透露,今日头条已经累计有6亿的激活用户,1.4亿活跃用户。短短几年之内,获得如此庞大的用户群,试问传统媒体有几家能够做到?而对几个新媒体的龙头老大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动辄上亿的媒体影响力已成常态。
新媒体成长势头之快对传统媒体几成碾压之势:纸媒一败涂地接近消亡,只有代表中央和地方党政领导机关的报刊,在体制的庇护下垂死挣扎;广播电台日益萎缩苟延残喘,在某些边缘领域证明自己仍然活着;电视产业的情况相对乐观,但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央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少数几个电视台,还能凭借招牌节目保持人气外,其余卫视已在新媒体的进攻之下毫无还手之力,日渐没落节节败退。
网络技术的革命推动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在传统媒体面前,读者或观众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体验不到置身其中参与互动的快感,而新媒体则完美地弥补了这一缺憾,并且传播速度更快,覆盖更广,内容变化更丰富。
有人强烈抨击新媒体:一是大多数新闻没有什么价值;二是内容低俗难登大雅之堂;三是信息海量内容琐碎等等。持这些观点的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正是网络新媒体的出现,让原本高高在上被少数人掌控的传统媒体,和普通人几乎站在了同一平台上,每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媒体,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呼风唤雨影响极大的活动电台。
在物质极度繁华的背后,往往是道德极度的糜烂。
比如快手。那些活跃于网络的网红,不管年龄大小性别男女,出身贵贱学历高低,甚至十几岁几岁的无知小儿或任性少女,皆有可能成为拥粉千万的超人气网红,一举成名天下知,一夜暴富可敌国。没有规则,没有底线,一切只遵循一条规律:为了名和利,不择手段吸引眼球!
国家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快手”、“火山小视频”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并将“王乐乐”、“杨青柠”、“仙洋”、“牌牌琦”、“陈山”等违规网络主播纳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单,禁止其再次注册直播账号。“快手”及“火山小视频”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全接受处罚,将进行彻底整改,暂停更新有关频道5天,禁止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注册网络主播,已有账号一律关停,进一步完善审核管理机制,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算法,积极传播正能量。
新媒体的野蛮生长,与网络乱象的出现究竟源自何方?
追根到底与我们的社会大环境,以及人们对金钱的认识有关。我们在教育孩子们时,反复强调“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踏进社会,更是见证了无数奇葩的财富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对金钱的尊崇几乎到了病态的痴迷。
当这个社会一切都向“钱”看时,人们的节操或许早已经从道德的高地沦落在尘埃里,有人发出疑问:美德么,多少钱一斤?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道德信仰,末日审判终将开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