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与作

作者: 云泷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8-23 22:26 被阅读0次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这是孔子的话。孔子为自己选择的学术路线,是只阐述,不创作,相信、喜欢并传承古代文化。这里说的“老彭”,不知道具体所指,很有可能指老子和彭祖二人,都是孔子的前辈。

述而不作,也是很多后来人追求的学术路线。像清代的纪晓岚,就选择这样的道路,他一辈子的学问,集中体现在四库全书提要上。当然他也有一些其他类似创作的作品,如《阅微草堂笔记》。他曾写诗自述写作此书的初衷:

平生心力坐销磨,纸上烟云过眼多。拟筑书仓今老矣,只应说鬼似东坡。

不过,纪晓岚的“述而不作”,对他写作《阅微草堂笔记》肯定有影响。现代学者顾随,论诗衡文,雅有深识,他用一个字评价《阅微草堂笔记》——“腐”。对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顾随也用一个字评价——“陋”。不知道他对袁枚的《子不语》又作何评价?

袁枚和纪晓岚同时代,二人并称“南袁北纪”。和纪不同,袁枚选择的是“作而不述”,他有一首《遣兴》诗写出了自己的追求:

郑孔门前不掉头,程朱席上懒勾留。一帆直渡东沂水,文学班中访子游。

郑孔是郑玄和孔颖达,汉学笺注学问的代表。程朱是二程和朱熹,宋学性理学问的代表。清代文字狱盛行,复古成为时代潮流,汉学、宋学两大阵营对垒,袁枚却选择了独立不倚的文学创作路线。他用天才的笔墨尽情挥洒自己的才情,活得潇潇洒洒,享尽文名与山林之乐。因为言行离经叛道,他一生备受争议,却依然故我。对别人的非议,他只是在《绝命诗》里小小不然地回应了一下:

两脚踢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如今不受嗟来食,村犬何须吠不休。

袁枚的作而不述,我喜欢。

相关文章

  • 述而篇第一章学习笔记

    子 曰:“述 而 不 作,信 而 好 古,窃 比 于 我 老 彭。” 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窃:私...

  • 朋友论--之三

    余作此文已有两篇,此为第三。往述之多人,此篇只为述之一人。 卉,相识于甲午菊月之初,虽不与之为同窗,但与之同寝,因...

  • 2018-10-23

    列王纪下 16 亚哈斯作犹大王,求助亚述王 17 何西亚作以色列王,以色列被掳到亚述,外邦人入住撒玛利亚 18 希...

  • 沉默老师伴你读《论语》之《述而》(上)

    来自沉墨国学经典诵读 述而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①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 信而好古,述而无作。

    《弟子规》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学文”是指对于经典的学习,经典包...

  • 笑愁 乌衣藏经

    繁星清玉臂 朱笔闲作题 奈何锦心散 莞尔述别离

  • 2020-6-11 应付

    破解难题 提升境界 ——“三述”与班级管理工作 在“述理论、述政策、述典型”的“三述”学习中,我更深切地意识到,...

  • 极简《论语》—中国人应当会背诵的名句-《述而第七》

    述而第七: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传旧;作,创始。孔子尚古,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都只...

  • 《拳意述真》孙禄堂

    作者:有心人 拳意述真 序一 孙禄堂先生以形意,八卦,太极拳术教授后学,恐久而失其真也,乃作拳意述真述先辈传授之精...

  • 琅琊令之故|故事一则

    【故事】①旧事,以往的事情。《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述与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jg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