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把这个月的写作主题定为情绪月。
说起来惭愧,其实想这样定很久了,但因为拖延症一直持续到现在,做什么都一再拖延,不到最后时刻永远没有做好准备。
既然定为了情绪月,那接下来的一个月写作主题就要多少跟情绪扯上一点关系了。
说干就干,再不拖延,从今晚开始。
端午节前一天给家里发视频,父亲正在喂牛羊,母亲下地未归,聊起来节日期间准备了什么吃的,父亲一肚子委屈。
不同于南方端午节要吃粽子,我们家乡端午节要吃韭菜盒子和糯米卷糕。
小时候到了端午节,家里人都会将自家种的韭菜割下来,洗干净切碎和着鸡蛋、地达炒好。
用滚开的水将面烫好,揉匀擀成面饼将韭菜鸡蛋地达馅包在里面,包的手法大概和饺子有点像,区别是韭菜盒子更大,包好后放在热油中炸出,冷热吃均可。
糯米卷糕的做法也是先炸好油饼,糯米、红枣、花生、红糖、葡萄干、白果放在一起煮,煮好后搅拌均匀,吃的时候可以将糯米馅放在油饼中,冷热都可以吃。
虽然在家的时候对于这两样家乡小吃并不是特别喜爱,但当离开家乡后,每到节日,这两样小吃却成了思念家乡的代名词。
聊起来这个话题,仿佛掀开了父亲的委屈,手里的活不停,眼睛也并没有看着屏幕,话也不断。
“前两天问你妈端午节想不想做韭菜盒子和糯米卷糕,如果不想做我可以提前去镇上买,你妈说买也行,做也行,结果明天都要过节了你妈还没做。”虽然父亲并没有看着屏幕,情绪也没有起伏,但可以听的出委屈。
“今天又问你妈,结果你妈很不耐烦的说,想吃就做,不想吃就不做。”
“我都提前跟她说了,不想做我就去买,结果今天她这个态度。”
父亲和母亲时常因为一些琐事闹别扭,母亲冲动,父亲就得包容,几十年了,现在到了一定的年龄,母亲对情绪的掌控越来越差,父亲对母亲情绪的包容点也越来越低,所以隔三岔五就会发生这样的矛盾。刚开始听了还会生气,后来发现他们老两口和好的速度比我消气的速度还快,所以后来每次他们再诉苦的时候,便只当倾听者,偶尔劝两句,但绝不带情绪。
第二天和姐姐视频的时候,姐姐说父亲向她诉苦,结果刚说完,母亲就从田里回来,接着倾诉说,父亲在节日前几天就说不想做节日小吃就去镇子上买,结果都要过节了父亲还在问这句话,她就很生气。
姐姐听后立马劝说,明天才过节,今天买还来得及,然后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父亲和母亲各说各的,都有理,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除了和稀泥好像再没有别的办法。
也是哦,家庭琐事不就是这样,怎么争出个谁对谁错。
端午节那天,看到父亲在群里发的父母和家里的亲戚组团开车去旅游了,晚上发视频母亲心情愉悦,前两天的不快仿佛未曾发生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