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简友在我文章的评论区留言问:“你有想过把这部连载小说做成纸质书吗?”
我回复:"想呀,可是水平有限呀!”
对方又回复我:“他做的是个性化出书,不看文笔,只看情怀。”
唉!孤陋寡闻的我还真不知道什么叫“个性化出书,”只好去百度了一下。
个性化出书:“没有书号,不能发行售卖,你只需提供作品稿件,别人帮你编辑成册,可以和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
个性化出书既然存在,说明是有市场的,我暂不妄加评论。但觉得自己不需要出这样的书,自己现在的水平,把文章写完发布在简书上,让愿意读的简友去读就行了。
说起出书,每个写作者,谁不希望自己的文章变成散发着油墨香的铅字,装订成册,放在书店的架上;捧在忠实读者的手中。没有这样梦想的写作,只能称之为日记。
可是写作这件事,真的急不得。每当我自己为写作的事感到焦虑时,我就会告诉自己:播种和收获永远都不在一个季节。
春播秋收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在播种与收获之间隔着一个漫长的夏季。
当你立志写文,并写下第一篇文章时,你的梦想之种已播下了,此后的笔耕不辍便是漫长的夏季。
所有还没有收获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写作者,都在这夏季里坚持耕耘。可是“坚持”两字好写好念,但真正做到却是很难。
种下的庄稼,也需要在夏里风吹雨打日晒,汲取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在时光里脱变与沉淀,才会有饱满的颗粒。
我们的写作也是如此,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和决心,戒除烦躁,耐得住寂寞。
想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途径只有一个就是“写。"有的嘴上说着热爱写作,可是又不舍得花时间、花力气去写,这样只会加剧自己的焦虑,在焦虑中选择放弃写作。
也有的人急功近利,总想着要写出爆文。可是爆文哪有那么容易写出来的,假若这世界爆文满天飞,写作又有何难之谈,那么容易做到的事又有何意义和价值。
所以,没有无数篇垃圾文垫在脚下,你的文章哪里来的站得高看得远;没有认真体验过生活,灵魂没经受过岁月的洗涤,心灵怎会熠熠生辉,你的文章又如何能照亮别人的内心;震撼到别人的世界。
我自己每写一篇千字文都感到很吃力,有一天,读到一简友每天更小说五千字,有时甚至一天写万把字时。真的令我汗颜,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原来是如此之大,这又让我焦虑起来。
可是焦虑有用吗?当然焦虑对我们的写作毫无帮助。因此,还是要得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坚持现有的节奏,经历了该有的付出之后,水到渠成那是白然的事儿了。
写作这事真的急不得,播下了种子,省不掉发育成长的过程。耐得住沉淀内涵、积蓄力量的寂寞时光,除了写还是继续写,才会迎来写作路上沉甸甸的收获季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