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是少年

作者: 毛毛锦 | 来源:发表于2016-02-17 00:19 被阅读522次

午后三点,你在摇椅上睡着了。

电视仍开着,音量调到很大。阳光透过窗棂洒到你身上,毛毯上一片金黄。

我唤你几声,你不应。

回答我的,只有阵阵呼噜。

我还记得五十年前初见你,是在县初中破败的校门口。

班主任早向我提前透露了你的情况:低我一级,却小不了几天的生日,全村闻名的贫困户。但成绩却出奇的好,学校院墙外面黑板报上遒劲有力的板书,便是出自你的手。

父母年迈,哥嫂需要帮扶,姊妹嗷嗷待哺。即使在那个以贫穷为傲的年代,你家里的条件仍然让许多姑娘望而却步。

只是当我见到你,一眼就被你眉宇间的英气吸引。你的腰板挺直,站在校门口,是出离田间地头,扑面而来的超凡脱俗。

没什么好犹豫的,我同意与你订婚。

你终于还是不安于贫穷的故土,瞒过了父母家人,你来到征兵处验兵,顺利通过。大红的喜报送到家里,你的母亲老泪纵横。

她舍不得,你作为家庭中的佼佼者,就要这么离她而去。

她更担心,孝顺的你离去之后,你已经成家的哥嫂,会对着她垂垂老矣的身体,冷眼相向,恶语相击。

然而我知,你去意已决。

因为只有这样,才是逃离农村,看到更大世界的捷径啊。

彼时我与你订婚两年有余,家人心急,便张罗着要办喜事。将昨日的一纸婚约,换成敲锣打鼓鞭炮齐鸣的礼赞。

婚事仓促,加之贫穷。我没有嫁衣,只好去村头同学家借了一身大红的棉袄,待拜堂之后便脱下匆匆归还。

婚后十二天,你便被部队接走,去往了遥远的大西北。

披红挂彩的车队,熙熙攘攘的送行人群。我挤在其中,追不上绝尘而去的你。

我留在你家,成了家中最年轻的媳妇。

一大家族,十九口人的饭食,十九口人的衣裳。年仅十九岁的我在娘家从未做过粗活,在水井上冻的大清早,只能噙着眼泪用冻红的双手一点一点破冰。数次被蒸馒头的笼屉砸了脚,数次被细细的绣花针戳了指尖。加之在村小学代课,每月的收入只是寥寥。贴补了婆家再贴补娘家,日子便捉襟见肘。

怎么会不哭呢?

当我摩挲着新婚时的合照,当我收到你从远方寄来的信件,当我一人匆匆奔跑在回娘家的土路上。纵然满腹委屈,也换不来你立刻出现在我身边。

我只能等。等你在下一封信上提到的归期兑现。

我第一次去看你,是乘坐拉煤的货车去的。

我脚步慢了些,西去的列车驶离了最近的站台。无计可施的我辗转找到另一车站的亲戚,百般恳求下,才通融我坐上了开往同样方向的拉煤车。

所以,我站到你面前的时候,一定是灰头土脸的吧。

然我仍然兴奋。当来自西北的满目寂寥和猎猎狂风袭来,我看见你在出站口等着,一身戎装。

只为这一见,路途艰远又何妨?

几年后,有了孩子。兄弟分家,你不在身边,我似乎再无滞留村中的意义。

儿子两岁上下,我带着所有行李,风尘仆仆随了军。

在邻城的车站,我去买票,儿子看包。看见他小小的身影坐在几个包上,是被夕阳无限拉长了的,母子同行的心酸。

乘火车要跨越长长的天桥,我怕误了点,扛起孩子拎起包,一路狂奔。好在于开车之前一步迈进了绿色的车厢。

窗外的风景晃啊晃,等待我们一家的,将是对你驻守军营的生活里,最温暖的团圆。

不到军营,不懂军嫂二字的分量。

我在当地作一名小学教师,工作不累,每年两个假期。

你依旧很忙,从排长升到连长,从连长升到营长。

逢年过节,上门拜访的战士越来越多。都是些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还有刚入伍的新兵伢子。我帮他们洗衣服,为他们做思想工作。看着这些穿着军装的年轻人,我总会想起当年的你。

不知当年初来乍到的你,吃了多少苦。不知有没有阅历丰富的首长,曾将你关怀。

我与左邻右舍的军嫂很快相熟,她们也都来自五湖四海。我向她们请教各地知名的拿手好菜,只盼着你在每周归来,能够对着满桌菜肴垂涎欲滴,之后一扫而光。

果真如此。我们家的小院在部队也有了名气,每逢周末,总有嘴馋的小战士甜甜地叫声嫂子,然后进屋蹭一顿饭。

我以为会这样和你在部队生活一辈子。

谁知在你升到团长之位,并考取了国防大学之后。家中老母亲不堪忍受哥哥嫂子的冷言冷语,哭着拍电报给你,让你回去。

你才四十出头,仍有大好的光明前景。

可你放弃了进修升职的机会,一纸转业报告交予上级。几位对你无比器重的领导都曾找你谈心,可孝顺的你不忍看到故乡的母亲过得不好,执意离开。

这或许就是命运吧。当我们一家人,重新坐上回乡的列车。这片已经被当作故乡的大西北土地上,留有我们二十多年的记忆,与二十多年的努力。

然而内地于你,是年少曾拼命想要逃离的黄土,却又在不惑之年后一定要归来的故乡。

儿子成家立业,生了女儿,你我升级为祖辈。

进入新世纪后,单位集资盖了一套房,位于市区重点小学和初中附近。儿子儿媳在下面县城工作,照顾孙女衣食起居的责任便落到了我们肩上。看着孙女一天天长大,你我的心里亦是欢喜的。

仿佛忘了彼此正在一天天老去。

孙女读大学离家,房子似乎一下子空了。

我在厨房忙活,总能听见嘈杂的电视,伴着你愈来愈响的鼾声。然而当我唤你,你又执拗的坚持说,自己并未沉睡。

岁月不饶人啊。

然而看着你在摇椅上熟睡的样子,我眼前分明还是那个十七岁的少年。

他站在校园院墙之外,见到我的时候似乎微微颔首微笑。他的腰杆笔直,高大伟岸,像极了西北地区常见的白杨。

那是你吗?

是经历了戎马倥偬后的迁徙,而留给我的曾经的少年吗?

相濡以沫

写在文末:

似乎用第一人称讲述亲人的故事无比奇怪。

然而我只是想,写过了那么多人,怎么可以不写自己最挚爱的祖父母呢。

虽然对于他们的感情,我也只是道听途说。将家庭谈话中零星的片段,组合而成一个故事。

无论多少年过去,你仍是我心中翩翩的少年。

相关文章

  • 2018-03-21

    你曾是少年

  • 你曾是少年

    今天突然听到隔壁班改编的《你曾是少年》 莫名感慨其实每个男孩子心里都一直住着一个少年吧 先说说自己的事吧 我高二...

  • 你曾是少年

    文/云笙 1 下午回家的路上,在上天桥的时候,看见不远处的高中校园操场上飞奔的身影,那么的吸引人。 有白色的肆意,...

  • 你曾是少年

    四月份的大学,偶尔是过激清澈的阳光,偶尔冷淡细碎的阵雨,刚刚换了短袖次日又得加件毛衣,分不清春夏秋冬。不安的心绪...

  • 你曾是少年

    http://www.kuwo.cn/yinyue/28168000?f=arphone&t=usercopy&i...

  • 你曾是少年

    每周,一位伪文艺者与你诉说情...

  • 你曾是少年

    春天的风又吹起了,樱桃又盛开了。夏天的蝉又叫了,转眼又要毕业了。四年的时光匆匆走过,来不及斟酌。 ...

  • 你曾是少年

    “有些时候,你怀念从前日子。可天真离开时,你却没说一个字。你只是挥一挥手,像扔掉废纸,说是人生必经的事。 ...

  • 你曾是少年

    不重复 无终点 直到被你听见 很高兴遇见你

  • 你曾是少年

    褐色夜晚又再来临 棉麻裙子还在摇摆 赤色台灯随意闪现 鲤鱼愿望空洞无力 只是别致的说辞 却是壮观的华丽 一层一叠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曾是少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ap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