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重返狼群”
20220205
《重返狼群》是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作者李微漪,是一个画家,在2010年去若尔盖草原写生的时候,听说了关于狼的故事,并收养了一只小浪。
若尔盖草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区,在四川省的北部,属四川省管辖。
若尔盖县 四川省若尔盖县李微漪,女,成都人,20世纪80年代生人,画家,作家。
李微漪依据这一次经历,李微漪似乎做了若干个衍生品,至少有4部相关书籍出版,1部电影和若干段视频节目,还可能有1盘专辑。
听了几段之后,有一些认知。文中所述并不是普通的故事,按照张抗抗的评语,具有“不可复制性”。不论是小狼的故事,还是宠物的故事,都是独特的,不可知的。
总体上,感觉就是一个故事,当然是与众不同的,听着听着,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英国生物学家珍妮·古道尔。古道尔与大猩猩的故事,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吧,但是那个故事更多的是另外一种情景,与李微漪讲的不同,但是感觉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影子。
已经是第十集了,这个故事更像是猎奇,也像是科普,就像古道尔掀开了一个世界的一角,李微漪也像是掀开了另一个世界的一角。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不适,就是间或出现的一些议论,似乎狼的习性与狼的行为要比人类更加的高尚,清洁。如果说人的世界与狼的世界有差别,我想没有人会有异议,但是把一个世界的行为和规范去放到另一个世界里去评判,终究是有些怪怪的,更不要说去评判了。
不可复制性,这样一个评价,很准确。
二月八日,一些想法记录
1。狼图腾,记得是看过的,或者说是听过,或者是全部,或者是梗概。
2。总是要站在一个高度去看这个问题,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然后以一种至高的标准来评判人的行为。
3。当人与动物发生冲突的时候,被责备的,总是人类的行为。想当初,如果没有残暴与血腥,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现在像我们这样的人类,或者说像我们这样的人种。
或许尼安德特人足够文雅,因此才没有活下来。
就像现在,已经文明了的一群人指责还处在落后状况的一群人的行为和举止,就不想想当初他们所经历的从野蛮到文明的历程。
4。人类的原罪,就是杀戮,破坏,自私。
5。当人和动物生存受到威胁时,谁吃掉谁,才是更道德的,更合理的。
6。无论如何,到目前的状况看,十三集了,重返狼群,写的是动物的故事,或者说是在人的视角下,对动物生活的观察和记录,中间夹杂着一些道德批判,现在还没有听完,不知道到了最后是否会有改变。
7。忽然想起了法布尔,想起了昆虫的故事。同样的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似乎有些不同,至少是这个印象,或许该翻出来再看一遍了。
8。狼图腾,重返狼群,似乎是在要为改变人们的认知而在做着一种努力,并有试图推翻已经传承千年的认知体系和认知结论,狭义的说是对狼的,广义的说是对世界的,那么也就不由得要问一下,是我们更高明了,还是古人太愚蠢了。
9。关于对狼的习性的认知,在纲科目属的知识体系中,是不是会有更多的描述,讲的更清楚,更细致。
真的需要有“马尾巴的功能”这门课。
10。人们是愿意去听一个呆板无趣的府苑教授去讲授书本上的狼呢,还是更愿意去听一个如花似玉长发披肩美少女般的都市游侠去讲家里的狼呢。
11。有一些认知,应该是专业的更专业。当初马未都讲胡床,我觉得很神奇,后来又听了阎步克教授讲,才知道这些也只是基本常识。
在某种含义下,任何对于个体未知的知识,都可以作为猎奇的焦点和噱头,但是也仅限于某些领域。在这些领域里,人们很容易,也很愿意,把知识和经验,把科学和经验,加一混淆,而不加区分。
章丘铁锅与铁碳相图,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在同一个画面里,同一个场景里,尽管在某个层面上他们是一回事儿。
12。回看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历史来看,杀戮是一种天性,是保证生存的基本手段,这种手段会以各种形式,以各种方式,被保留下来,并延续下去。如果这种天性没有了,或者被扼杀了,那么人类自身恐怕也就难以延续了。
和平只是暂时的,争端,冲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现代体育,是杀戮的另一种形式。
先富,永远不可能带动后富,共同富裕,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早上睡不着,就记下来上面的内容,只是一些想法,还需要验证,不过我觉得应该是基本认知了。
二月九日记录
越听越觉得无趣,尤其是那些看似至高的评论。人与动物,本身的评鉴标准,就没有动物可以选择的,为什么总要以人类的高尚,来思考动物的行为,好像动物比人好。听起来更加的不适的是,似乎狼比其他的动物,狮子、老虎、豹子,更具有哲学的思考,真的有些无趣了。
1.从一开始就是商业行为
2.人与宠物,谁是谁的救赎。
人与宠物,具有私密性相互关系,无法进行公开讨论。
3.假如上纲上线的说,公共空间,未必就有宠物的。换句话说,任何人不能要求宠物与人具有平等生存空间。
4.宠物,能够成为宠物,只是对于它的主人,拥有者,对于其他人不是。
5.牵狗绳,是人与宠物之间相互信任的表现,与奴役无关,因为它是狗,是一种叫做被驯化了的动物。为什么非要在这个问题上进行道德评判呢。
宠物的耳朵,也是如此。
6.说小狼,几个月的,智商赶上了两三岁的小孩,逻辑错误,与夏虫不可语冰的的含义相近。
7.所有的评论,都是以人的角度和思维,产生的揣测和臆想。
按照老庄的说法,子非狼,焉知狼之所为。
8.过度解读,过度揣测。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9.宠物与人类之间的游戏,是一种相互交流,与讨好以及其他的什么评论,没有关系。
10.家鸡的遗传基因,已经有了非进化的适应性的标记,与呆若木鸡无关。
记得我有法布尔的《昆虫记》,找了半天没找到,记得还有一本《一头驴子的回忆录》,也没找到,倒是找到了其他的。有法布尔的,格雷厄姆的,勒格罗的,威尔斯的,埃尔弗雷格奥列文的。
这些书需要重读,那怕是翻一翻。
鼠的遐想 公鸡背母鸡二月十五日记录
1、狼有雄性不与雌性争斗的天然法则,可能吗,我认为是胡扯。
2、动物界动物雌雄的分辨方法。
3、能不能再写一下鼠兔,按照对待小狼格林的态度,能吗?
4、强调人的丑恶,为了彰显狼的伟大。
断断续续的,用了十天的时间,听完了《重返狼群》的第一部,之后又看了《重返•狼群》,原本有太多的感受,不过细一想来,也不算什么。
在听书之前,简单的看了一下介绍,其中张抗抗“不可复制”的评价,应该是准确的。
书和电影相比,书的信息量要大一些,但是电影的叙事要朴实平和一些,也更真实,少了一些“矫情”。
中间听书的时候,起初每有感想还能记一下,后来记得就少了,觉得像是失去了意义。
我理解书中说了一些事情,比如作者确实养了一匹叫做格林的狼,但是就这个行为而言,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作者由养狼而形成的那些感慨,听起来觉得有些牵强,甚至有些怪异,并且在作者的那些站在制高点的言论,总有一种无的放矢的牵强。
比如作者多次拿几个月大的小狼的行为与人类的几岁的儿童的行为相比较,极言小狼的智慧、能力,听起来实在是不可理解。
再比如作者表示了对狼的同情,可是作者在猎杀鼠兔的时候,有没有感受鼠兔的悲哀呢。
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草原狼的习性和行为的描述,有些事情真的有些担心会有误读。本身是当做一种文学读物来听的,其中有很多知识性的解读,真的不知道有多少真实性,有多少符合专业书籍的内容,至少不能猜测,不能臆想。关于野生动物的知识,显然作者是有了解的,但是了解多少,了解多深,还真不知道,显然作者知道的是比我多的很多,可是这里面又有多少的真实性。
原本想做一些考察和对比,细一想浪费时间,意义不大,也就作罢。
原本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把作者站在制高点上的言论摘录出来,不做评论,只做罗列,想一想也还是算了,没有时间去琢磨和理会这些,其实质还是意义不大,不能不允许人家那样想和那样做,谁都没有那么纯粹,作者一开始的行为,就带有你某种行为意义的色彩,换句话说,作者的所有行为,都是有准备的,是在脚本之下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