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每周500字
二十一年前,那场改变我命运的高考(四)

二十一年前,那场改变我命运的高考(四)

作者: 育儿修仙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7-02 21:21 被阅读11次

我高考那年,不是像现在这样分一本、二本、三本。现在这种分法,优点是简单明了,缺点是界限不明确,一锅煮。比如广东,我记得去年北大和韶关学院同在一本录取之列,实在觉得不可思议。

当年,辽宁高考的报考复杂的不得了,分了好多批,要填好多栏。首先是部队和公安院校,这一批怎么称呼我想不起来了,不过这个招的人少,限制也多,和绝大多数人没关系。接下来是提前批本科,都是985和首批211高校。然后是提前批专科,热门的金融、邮电类专科在此批报名录取。这批最坑爹,没搞懂录取顺序规则就会掉坑里。我上级的学姐,报考人大差几分,本来她想去东财,结果就因为填了这一栏,被哈尔滨金融专科录走了。然后是第一批本科,基本是省属高校,如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接下来分别是市属本科,如鞍山师范学院;省属专科和市属专科。总之,不搞晕考生不罢休的节奏。

当时是先报志愿后高考,采取的还是纸本的模式,一张A4大小的报考表,正反两面。每批次可以报考5所学校,实际上只有第一志愿有用。因为当年还是人工提档录取。若是没录上,等把纸本档案退回去,这一批次早就录完了,即使分再高,也只能掉到下一批次。

二十一年前,大学还未扩招,还未兴起改名和并校潮,还不是每所学校都想当巨无霸,还不是几乎每所大学都拼命开设专业建设综合性大学的年代。反映到报考上,就是——文科生的选择特别特别少。厚厚的一沓招生名录,理科的有七八十页,翻不过来拿不住;文科的只有十二三页,少的可怜。理科动辄某个学校全省招几十上百个,文科很多学校只招一个、两个,如华东师范大学,当年全省招2人;长沙铁道学院招1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招1人。幸运的是后两个都被我同学考上了。

老师告诉我们当年辽宁约有2.6万名文科生参加高考,但是我把招生简章上所有的招生名额加了一遍,一共约6000个。就是说,即使想考上当时人们也不太看得上的最差的市属专科,也要在全部考生中排到前20%才行。当时我们宿舍里住了一个复读的师姐,她说她就想考铁岭师专,这个愿望听起来似乎很小,实际上也非常难实现。

我最希望考上的提前录取本科,就是重点大学这一块,正好53所学校,800个名额。我妈又希望我只报考北京以北的学校,这样所有南方高校都PASS掉了,大约只剩十几所可选。北京的北大、人大、北外、外交学院、中国政法,天津的南开,当年都是炙手可热、遥不可及的神校,排除来排除去,其实最后也只有吉大和东北师大这两个选择。

我先报了东北师大,交完表又觉得应该再报高点,就找到我妈妈的那个学生,想让她帮忙改报吉大。她嫌麻烦,不愿意。后来我分数出来了,她先和我妈妈说,真是不好意思,当时帮我改吉大就好了,接着又强调说东北师大也非常好,和吉大差不多。也是有趣。

现在的考生,网络报考,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调整志愿到最后一刻;平行志愿,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分数和学校相匹配。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考生的幸运。

接下来的高考三天,我心情平静、正常发挥、有始有终地答完了五张卷子。

接着就出成绩,我考出了高中三年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班级第二名,年级第六名,因为我的高中当年考得好到爆,所以我在全市也排进了前二十名。老师们炸锅了,口口相传说我超常发挥了。只有德育主任说这是我勤奋的结果,因为每天放学后他负责清理教室赶人时,我都是唯一仍在学习的那个。

然后就等录取。彼时没有网络,录取名单在辽宁台滚动播出。我家附近的马路有个大约十五米高的小坡,就导致无法收到辽宁台的信号,只能跑到同学家去看电视。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还不敢完全确认,等到再出来再看一遍。连看三遍,终于确认考上了。

等拿到通知书,我的高中生活就落幕了。

一方面是遗憾的,没能上985这件事,在我心里刺了好久,后来想明白了,归根结底是自己学的不够好、考得不够好,如果是高中三年一贯的好学生,如果成绩一直一骑绝尘,就可以自信地报北大、人大、复旦、南开,根本用不着纠结考量。虽然总有报道,某学生平时不是顶尖,最后上了TOP2的事情,但这都是小概率,命运之神是公平的,你曾经付出了多少,就会有相应的回报给你。我高一高二那晃晃悠悠的状态和成绩,能有这个结果,已经是被垂青了。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我是幸运的,高三这一年的勤奋努力,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若是落榜了,我最好的出路可能就是在镇上开一家私立幼儿园而已。

这几年,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集中营式的备战高考,饱受诟病。但是看着这两所中学气派的校园,它们的条件,已经比我当年好上太多。我高三时,教室里没有空调和风扇,班主任还严禁大家用扇子、书本扇风,每天我喝的水不一会儿就全都化成了汗水。看着它们的作息时间,这就啥稀奇的,我当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一个月回一次家,国庆、元旦、春节都补课。课间无特殊需求不出教室,抓紧时间背两个单词。中午趴在课桌上眯一下就是午休。下了晚自习别人都走了,还赖在教室里再看一会书。宿舍关灯了,就打手电在被窝里看,或跑到走廊里就着水房的昏暗灯光看。但是当年我一点不觉得苦,回过头去看,也只有感激和自豪:感激高考这种选拔方式,让我这个村妞改变了命运;自豪热血沸腾、奋勇拼搏的青春岁月,这般辛苦都不在话下,还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我!

相关文章

  • 二十一年前,那场改变我命运的高考(四)

    我高考那年,不是像现在这样分一本、二本、三本。现在这种分法,优点是简单明了,缺点是界限不明确,一锅煮。比如广东,我...

  • 二十一年前,那场改变我命运的高考(一)

    二十一年前的九月,我成为了一名高三学生。 彼时,我就读于东北一个小县城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这所学校“理盛文衰”,即...

  • 二十一年前,那场改变我命运的高考(三)

    前天有个同事问我,侄女明年就要高考了,英语有点差,怎么才能提高成绩呢?我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真题。最好把近十年的真...

  • 二十一年前,那场改变我命运的高考(二)

    高二下学期期末,有个小插曲。我对即将到来的高三和高考,面对即将决定命运的未来,忽然产生了逃避和退缩的想法。当时我觉...

  • 那场改变我命运的高考

    又到一年高考季。无论是中学门口的横幅,还是碰见熟人的谈话,抑或是微信群里的热议、朋友圈推送的信息,都让人感受到浓烈...

  • 那场改变我命运的高考

    1 又到一年高考季。无论是中学门口的横幅,还是碰见熟人的寒暄,抑或是微信群里的热议、朋友圈的推送,都让人感受到浓烈...

  • 致敬高考!卓越需要用毅力铺垫

    国家1977年恢复高考,1996年我也迎来了高考的日子。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高考也改变了中国的...

  • 高考改变命运

    我虽然没有参加过高考,但是我见过凭借高考改变命运的人。 虽然这个时代改变命运的选择很多,高考只是其中一个选项。但是...

  • 不要把没文化当作发家致富的条件

    以前,人们还很朴素的时候,把高考作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相信高考改变命运、知识改变命运。他们拼命的学习、努力的想参...

  • 高考,拼它个日月无光

    的的确确,高考改变了我,包括命运。的的确确,高考改革,也正在改变着孩子的命运,有人说不公平,也有人说公平。不管公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一年前,那场改变我命运的高考(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eo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