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的阅读方式:稍后读

作者: Te_Lee | 来源:发表于2014-05-14 22:34 被阅读3398次

「Read later」,中文名称叫做「稍后读」。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个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即使不主动接触信息源,它们都会不找自来。在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迎面而来的时候,用户会择优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进行存储、分享等动作。当这些功能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信息管理的渴望时,Read later 服务的横空出世可谓合理缓解了这一局面。它的职责与储存不同,当我们在阅读一篇深度文章或者带有大量知识干货的内容,往往在一段时间内无法消化或充分理解。有了稍后读服务,用户可以进行二次阅读与消化,再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存储,这是一个有效的二次理解过程。

一、认识稍后读服务

前身「脱机浏览」

在互联网服务不发达的年代,用户为了储存一篇文章会经常使用 Offline Browsing 也就是所谓的「脱机浏览」功能。脱机浏览可以保存所有的网页内容,也成为了个人信息管理(PIM)爱好者们爱不释手的工具。那个时代的「脱机浏览」可以看做今天稍后读服务的前身。

今天的稍后读

顾名思义,如今的稍后读服务就是当用户在阅读网页或者 App 中的有利内容时,通过操作将指定内容发送至相应的稍后读应用里(如 Pocket、Instapaper 等)。它是一种非即时性的工具,用户在闲暇之余,打开这些应用即可以看到之前保存过来的未读内容。稍后读工具可以有效的降低用户的阅读干扰,将阅读与深入阅读加以分离,实现用户重点阅读的功能。一些稍后读服务亦可以支持离线浏览,方便在没有网络环境时进行阅读。

多终端,云同步

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今天,一个用户可能拥有一台或者一台已上的网络终端,稍后读服务利用如今的云技术可以实现在不同终端上的内容浏览,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使用这些稍后读服务。

稍后读与PIM

个人信息管理系统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r,简称PIM)是一种提供个人信息组织管理功能的一系列流程。其目的是为了便于保存、记录、回溯和管理各种个人信息。而稍后读这种服务就是 PIM 流程中的一部分,属于信息的收集部分,也是整个 PIM 流程中的「输入」部分。我们每天都会从各种渠道获取到各种信息,普通的新闻属于不需要进行再处理的信息内容,也可称作「阅后即焚」。而需要进行二次处理的内容即是有价值的内容,稍后读在信息的收集中占据一定分量,如日常的 Safari 浏览,可以通过 Reading Lists(阅读列表)进行后续处理,并且它支持离线阅读。第三方的稍后读服务有常见的 Pocket、Instapaper 等,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优化显示内容、离线浏览、只能分类以及多重显示方式。

二、我该怎样使用稍后读

Web浏览器

在 Safari 中,阅读列表是一个不错的稍后读功能,当你浏览网页时,需要深入或二次处理这些内容就可以使用阅读列表功能,它支持离线浏览,也可以通过 iCloud 与你的 iOS 设备同步信息,比如在 Mac 上浏览过的网页没有读完,可以同步到 iPhone 中继续处理其内容。同样,Chrome 浏览器也有类似功能,更有更多的三方浏览器插件支持稍后读功能。

Pocket

PocketNate Weiner 创立于 2007 年,早先叫做 Read it laterRead it later 最初是 Foxfire 的一款浏览器插件,用于保存没有时间阅读的文章,Evernote 曾经对它倾心收购,但是 Nate 表示了拒绝,最后成为一家真正的公司,用有 1100 万已上的用户,并且集成在超过 500 款应用程序中。它是一款跨多平台的应用,随着 Pocket 越来越受欢迎,Nate 的目标也越来越大。他发现,Pocket 的用途远远不止保存文字,也可以用于保存视频、食谱、旅行计划,甚至购物清单。

Pocket 在 Mac、iOS、Android、Windows Mobile、Kindle Fire 上均有客户端,同时 Pocket 支持主流浏览器的插件与电子邮件保存方式。只要申请一个帐号,你可以在已上任何一个设备上阅读你保存下来的文章,可谓十分方便。Pocket 可以按照你喜欢的样式进行重新排版,使阅读变得更加专注与舒适,并且支持文章的归档,Tag管理等内容,分享平台也是十分丰富的。

Instapaper

Instapaper 跟 Pocket 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2008年,Tumblr 的开发者 Marco Arment 发布了 Instapaper,并称自己是真正的稍后读服务。Instapaper 同样提供了跨平台与浏览器的支持,并且界面十分简洁素雅,就像印在报纸上的铅字,深得笔者的喜爱。

纯黑色的阅读背景,使用户更能投入到文字当中,最新版本的 Instapaper 支持了文字标注高亮,并且高亮文字能保存在其云端中。Instapaper 同样支持归档管理,文件夹管理等管理方式。

Instapaper 的核心杀伤力不仅仅是简单素雅的设计理念,它的字体也颇为讲究,关于 Instapaper 更细致的说明,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应用漫谈:我着迷于 Instapaper 的一切

IFTTT

关于 IFTTT 不用多说了,笔者前几天刚写了一篇介绍它的文章,如果你还没有来得及了解,可以看看:触发你的智能生活:IFTTT 入门 。使用 IFTTT ,我们在 Browse Recipes 里检索一下就知道关于稍后读的背后,是多么的值得深入挖掘。

通过搜索得知,与 Pocket 配合使用的 IFTTT Recipes 共有超过 500 页的内容,现在再看看 Instapaper

使用 IFTTT 来使各种网络服务配合你的 Pocket 与 Instapaper 。来说一下笔者的一个使用场景:在你每天订阅的RSS(Feedly)里,如果你觉得一篇文章很好,你会给它加上星标(Favorite)以便下次查询或者浏览,但如果你想把每一次加过星标的文章自动存入你的 Evernote (印象笔记)里呢?使用 IFTTT ,通过简单的设定,就能很好的完成这个流程,即:RSS feed → Favorite → IFTTT → Evernote。

给你的稍后读应用设置一个周期提醒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有趣的问题,“稍后阅读”,稍后真的会阅读吗?,置顶的回答也十分风趣:“这个问题好,我稍候来回答”。从这个问答来看,讽刺了一些像笔者一样的拖延症患者,但你真的会回去读吗?答案是会的,因为我为它设置了 GTD 事项,按照每隔一天提醒查看 Instapaper 的任务走下去,我现在很好的完成了给自己的设定的规则。当然,如果你使用 Launch Center Pro 的话,也不妨为你的稍后读 app 设置一个提醒。

三、总结

上文中之所以介绍了两款稍后读服务,是因为他们是稍后读大军中的佼佼者。笔者之所以没有提到 Readability,是因为其支持的 app 并不多,并且它的最大缺点是相比 Pocket 和 Instapaper 来说,同步速度十分不理想,条目过多时,也难于整理。国内同样也有一些新兴的稍后读服务,由于国内网络服务开放性与体验不佳,大部分 app 并没有支持它们而选择了 Pocket 与 Instapaper。稍后读能改变你传统管理优质文章的方式,以最好的体验去感受那些文字,这是此类服务共同所追求的目标。同时,它们的多平台与对浏览器更好的拓展性,也带给了用户最大的便利,至于到底选择那款服务,这也就是见仁见智了。


本文由作者原创,首发在少数派。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或启发,也可以来请我喝咖啡。**

相关文章

  • 改变你的阅读方式:稍后读

    「Read later」,中文名称叫做「稍后读」。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个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即使不主动接触信息源,它们...

  • 85/100 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

    小西利行,著名广告文案策划人。 改变笔记记录方式,改变工作效率,改变思考方式,改变你的人生。 阅读进度:0925-...

  • 红英读书成长日记023:阅读的目的,就是改变

    阅读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改变。 从你开始阅读的那一刻,你的知识体系、认知水平、生活方式等,都会被阅读改变。 在...

  • 阅读的方式改变了

    说起来惭愧,自从上高中,我的地理、历史课就没有及格过,好在那时间高一过后实现了文理分科,否则,我能不能顺利毕业都很...

  • 4月8日 晨读有感

    今天提取我认为重要的部分去学习 1 换一身行头也是改变说服方式的一种途径。衣服能传递信息,如果你的穿衣方式比对方稍...

  • 简单多一点

    我很好奇为什么总有人会想试图来改变你 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改变你的表达方式 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这种试图来劝服你改变的...

  • 20180606共读第十七周第三天

    所有改变自己的方式中门槛最低的, 可能就是阅读了, 在阅读上花的每一秒, 都会沉淀为将来更好的你。 今天你阅读了吗?

  • 领导力21法则

    这本书会改变你的生活方式和领导方式。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激励,你的领导能力也会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

  • 觉察活动——改变、儿时标签、犯错误

    觉察活动1——我开始改变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已经改变了一件事情,并把它写下来。然后读一读你所写的...

  • 第三句话:

    读书的力量不只是改变内心世界,还能够改变“外貌”——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高贵的人,你必须阅读。 阅读不只是一种方式,不...

网友评论

  • 杨坤龙:现在Pocket抓取不了微信文章的图片,你知道怎么回事吗?
  • Te_Lee:@HoHo你不快乐 额,这个是用支付宝内置的扫描的,用来打赏的
  • 959f61dd5264:以为是加好友的,结果出来个支付宝下载弾窗,可是我已经下载支付宝了呀!我还以为遇到病毒了呢!二维码现在不敢乱扫啊~
  • cabeea5057d7:diigo也不赖,各位可以试试
  • Te_Lee:@芥末酱子君 这个是需要用支付宝内置的二维码扫描支付进行支付的。
  • 87598a78f14e:扫描二维码是支付宝钱包下载,是不是太坑了?
  • da酥:我的拖延症更加严重了。。。
  • Te_Lee:@等一轮残月 谢谢提醒 已加
  • 等一轮残月:支付宝贴扫描码吧……
  • 小米二世:@简叔 哈,你应该学我,规定每天消灭1-2篇,然后我很快就消灭了pocket上的库存,我曾经用类似的方法,每天读10分钟,消灭了1000多页的大部头书,日拱一卒,任务量要少,但每天要坚持
  • ningyu:ifttt刚用,可以探索一下更多的用途
  • 人间的黄昏:一直用Instapaper,挺赞的,而且也可以看到好友like的文章。
  • 佛祖保佑我主:@简叔 嗯,不过我养成了如厕时间消化收藏库存的“好习惯”。但容易便秘,不推荐 :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anyway,简书是个好玩的地方,嘿嘿
  • MJGA:@佛祖保佑我主 收藏了很多,读掉的很少 =。=
  • 佛祖保佑我主:很好的知识普及。但这里有个问题,大部分人的阅读是快餐式的,匆匆一看,就存下来,等着“稍后读”,而实际上,再阅读的可能性很小,仍然会继续浏览新的页面,继续保存。。。这本质上是一种“收藏癖” :smiley:

本文标题:改变你的阅读方式:稍后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ir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