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 本文由简书账号御承扬原创, Copyright (c) 彭友聪All Rights Reserved 】
在深圳,一条路,好不好走,除了要看所分布的地域外,更重要的是看所处时间段。一般来说,除了极个别路段外,基本上都是早上要比晚上好走,这是因为深圳患有严重的特征病:晚睡晚起症。
然而,我也确实要实实在在地感谢深圳患有这种特征病,不然的话,我的清晨骑行将不会如此这般顺畅,而我也将无法体验到半个小时结束通勤所带来的美好感受。
虽然,早上的路况很好,但如果自己开的不是两轮电动车,而是四轮电动车的话,那么坐地铁四十多分钟可以结束的通勤,将会被延长到一个小时甚至更久。
个中原因,非指汽车不能不等红绿灯,而是我自己对汽车驾驶技术不自信,毕竟,自从考完驾照后,我已经一年多没有摸方向盘,更没有城市道路的行驶经验,这些不足都会使得行驶速度无法提上来,自然也就无法很快的结束通勤。
不过,即便自己有四轮的家伙,也还是会另购两轮的用。别忘了,作为通勤代步的交通工具,是必须要面对晚高峰的。与其被堵在路上磨得失去耐心,还不如开着两轮电动车绝尘而去,尤其是对于惜时如金的我来说。
在城市驾驶交通工具,汽车比电动自行车强的地方,恐怕只有风雨如晦的时候了,其他时候,汽车的交通能力都不如电动自行车强,因为城市道路很少会像乡村道路那样,宽阔却鲜少车辆。
深圳地区,人多的同时,汽车也多。在整个深圳,除了一些没有什么人员居住的路段外,基本上,道路两边都会停满各式各样的汽车,而其中不乏素质低下的司机,直接将车辆横亘在非机动车道出入口处。
不得不说,城市规划的当局很偏心,为汽车留出了宽敞的大道,却放任本就狭小的非机动车道被各种东西侵占,逼得我们只能走机动车道,还要因此来开罚单。说到这里,真应该让制定交通政策的那些人,每天骑着非机动车,走一遍这些极难通行的非机动车道,看看会有什么心情产生。
一路骑行过来,处处可以看到城建规划的偷工减料,不论是新建筑群还老建筑群,通常只考虑房子一件事,却不考虑衣食行其他方面的配套,尤其是用于停放交通工具的专门场所——即停车场,不然又何至于存在大量乱停乱放的交通工具呢?
虽说是新时代,但很多人的思维方式,和过去的几百年、几千年,都没有太大的不同。以至于每个历史阶段,都是新老问题不断积累、然后一起集中爆发的过程。如今,因为事情演化速度的加快,上述过程会大幅度缩短,如此一来,如果在位者依旧自鸣得意于那些表面颜色,而忽视内部结构的脆弱的话,不入轮回是绝无可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