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烛艳阳》点评反思

作者: 绿豆糕 | 来源:发表于2023-03-16 18:02 被阅读0次

点评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了,提笔来些这篇反思,可能在时间点上看有点晚,但是实际上是因为这一个星期来,我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当初求点评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大家的指点,解决自己写作的困惑与不足之处。

《残烛艳阳》这篇文章参加的是书香澜梦“烛”的主题征文。

其实刚开始看到题目的时候,最先浮现在脑海里的是鲍鹏山写孔子的那篇文章《黑暗王国里的残烛》,想写孔子写起来的时候比较难,没写几句就搁置了。

后来,凑巧看到央视新闻公众号的一个内容,九旬拾荒老人签订捐献器官的协议,就和残烛这个意象整合到一起了。

但是写完自己不太满意,无论是环境细节的描写,还是中间波澜转折的地方,都比较生硬。

自己也不知道这样的文章该怎么去写,去依据素材搭建故事线,如何去完成人物的塑造。

因此希望能得到指导。

记得之前锦瑟在群里提过,点评需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没错,点评需要有承受的能力。但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被点评者需要有直面自己的能力,不能像蔡桓公那样讳疾忌医,点评是奔着治病来的。

接下来就谈谈我的病吧。

一、选材

1.需要有鉴别的能力。一开始魏老师就说这个故事很假,真实性有待考查。当今时代,我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因此,对信息要有所筛选,有所辨别,要考虑其真实性。这和尽信书不如无书差不多吧。

2.尽量选择日常生活中的事,从身边事谈起。这个还是承接上面的真实性来的。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传达的情感是真实感人的。选择日常生活,一方面我们比较熟悉,便于写,也贴近读者,一方面有助于抒发真情实感,毕竟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也容易共鸣。

二、故事线与背景

一篇小说,故事线一定要清晰明了,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如何从起点走到终点。

故事不能只有自己清楚,在描述的时候,必要的背景需要交代。这里可以问个为什么,为什么主人公的有如此举动,尤其是那个举动不合常理时,更要注意交代好出处。

以上是对本次文章点评的一个反思。

再次感谢锦瑟提供的好机会,魏老师的精准点评,还有各位参与点评的友友提出的宝贵意见。

相关文章

  • 残烛艳阳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4期“烛光”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浓黑的夜空,稀稀疏疏地散落着几颗星...

  • 残烛

    燃点起一支残烛 竟然又提笔忘字 每天瞎忙到不知所踪 泪尽 烛尽 还是诗尽

  • 残烛

    #本文参加‘青春’大赛,本人保证本文为本人原创,如有问题则与主办方无关,自愿放弃评优评奖资格 微弱的光芒 在黑夜中...

  • 残烛

    你贡献了你最美的时刻——在我需要你的时候。 暴风雨来临前,天空黑压压的一片,雷鸣震怒,随之而来的,是断电。 ...

  • 残烛

    侧门虚掩间, 我看到了那支残烛, 奶奶坐在放着那支残烛的桌子旁, 戴着她那已用过好久好久的老花镜, 用心地为我缝补...

  • 残烛

    这几天一个朋友失恋了,我陪着他。作为“狐朋狗友”,我很遗憾帮不上什么忙。 只是从他失魂落魄,郁郁寡欢的身影中我看见...

  • 残烛

    斑驳的烛光,摇曳 跪在长生殿下祈福 不知何时的暴雨,在心底,缄默泥泞 虚无的影子,在呐喊 把自己按进光的灰尘里 不...

  • 黄泉·残烛

    第一章 柳浅沫是京城一个六品小官的嫡女。据说她奇丑无比,被无数公子拒婚,名声...

  • 黄泉·残烛

    第二章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大婚的日子。柳浅沫在家为自己梳妆,她从没这么开心过...

  • 黄泉·残烛

    第三章 早上,柳浅沬被一阵疯狂的叫声吵醒了,她知道,那是风容城。“你,你……”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残烛艳阳》点评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sx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