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朱熹论推己及人(上)

朱熹论推己及人(上)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12:33 被阅读0次

问题58:《大学》传文第九章云“如保赤子”,怎么解释?

朱夫子答:

程子说,婴儿还不会说话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但做母亲的慈爱之心出于至诚,她猜测孩子的意思,即使不完全正确,也不会相差太远。母亲难道需要先学习才会养育孩子吗?

百姓不像婴儿那样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但统治者反而做不到如何顺应民心,实际上是没有慈爱之心,因而不能洞察民意。

《大学》在此引用这句话,是要阐明治民之道,不过是母亲慈爱婴儿之心的延伸而已。这颗慈爱之心不是从外部渗入完美内心的,不需要强制产生。事君父之忠孝、事长辈之悌敬,与此有何区别?通过这个具体的例子,完美也就明白了治国的大道理。

问题59:为什么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朱夫子答:不断积善才能有好结果,恶即使很小,也要警惕,这是古人对我们深切的告诫。《尚书·伊训》云:“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也是这个意思。

(乐德乐按:《伊训》是伊尹在太甲刚继位的时候,写给他的一篇教诲文章,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意思是说,您修德不论多小,天下的人都会感到庆幸,行不善,即使不大,也会丧失国家。)

问题60:本章的主旨是,上行下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接着却说:“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意思是人需要劝勉监督,才能觉悟,而且自己刚做到身修,就要求别人也和自己一样;自己刚刚去恶,马上就要求别人也改正缺点。

朱夫子答:

这本来是针对治国者而言的,但这一原则可以推广到我们所有人,共同遵守。条令法规的推行,赏善罚恶的政策,都是理所当然的,不可没有。但是如果治国者的行为与教令不一致,则百姓不愿遵守,所以推及根本,要求治国者先做到,然后要求百姓服从。不是说只要自己修身到家了,就可以不用管理百姓了,可以拱手不管,等待百姓自己觉悟;也不是说,自恃优点,就折辱有缺点的人,强迫他们服从。

家父曾说,自己已经做到的,不是一定要求别人也做到,但是自己没有做到,就不能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的缺点,不是一定就要以此批评别人,但是自己就有这样的缺点,就不可以以此批评他人。

相关文章

  • 道不远人,重在唤醒

    ——读《朱熹:论为学与读书》 其实印象中不太喜欢朱熹, 主要是被那句“存天理灭人欲”给吓的,还有...

  • 朱熹:《诗集传》

    朱熹之前,孔子论《诗经》,于《关雎》篇中提出八个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基本上,这成为中国后世讨...

  • 《晴耕雨读》第3期:卜道成《朱熹和他的前辈们》

    -1- 关于本书 外国人写中国的哲学,浅处尚可,深处便如隔岸观火。 此书谓朱熹生成论是“理”、“气”二元结构。朱熹...

  • 2018-03-12

    朱熹的古兰是泽兰论推理不能成立 朱熹针对《离骚》中的“兰”在《楚辞辩证》中专门写了一段文字进行辨证,其文曰: 兰蕙...

  • 我所知道的朱熹:第十章 逃禅归儒

    第十章 逃禅归儒 朱熹在李侗的指引下,确立了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理气论”。朱熹最大的优点,是能采纳众家之长,融会...

  • 知其所以然

    朱熹在其«建宁府建阳县长滩社仓记»中,有“蒙惠者虽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之说,在其«论知行»中亦有“不可去名上...

  • 2020年第一本书

    “高情商的本质,不是八面玲珑的客套,而是推己及人的体谅。”-《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2020年阅读的...

  • 中华文化笔记31,理学的思想脉络(之三)

    四、集大成者朱熹 理学之集大成者为程颢的四传弟子朱熹,朱熹将儒家发展到极致的顶峰。朱熹在周敦颐的世界观基础上,改认...

  • 【读书清单】穷查理宝典-24

    001 赢家方法论 工作工作再工作,期待能够找到机会并抓住它。 002 说服力 永远别卖自己都不买的东西。推己及人...

  • 什么是心?

    儒家发展至宋明时期,出现两个流派,一个是理学,一个是心学。 理学家的代表是程颐和朱熹。 朱熹说:“论性,要须先识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论推己及人(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yu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