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
在海口灵山境内,国道223线与仙云路口处发生了一起惨烈交通事故。一名4岁多的男孩,被一辆满载石子的大型货车撞到,被车左侧11个车轮先后碾压,致当场死亡。
这辆货车核载30吨的大货车,竟载货100吨左右。超载100%以上。
孩子的父母在菜市场做贩卖鸡鸭的生意。出事前一天,父亲有事回老家了。在市场忙碌的母亲无暇照看孩子。导致了这起悲剧。
类似孩子惨死的新闻历历在目。
大人出门,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孩子从高楼坠落致死。
母亲因贪玩麻将,将自己的孩子意外煮死。丈夫一气之下。挥刀砍下妻子手臂。
孩童被遗落在车厢内,导致孩子脑死亡。
每一次这样的消息都会令人心痛不已。
但这件事件背后,父母看管不力是主要原因。
2.
据“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报告,中国每年有近5万名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近150名,并且,中国0至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发生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
为什么其他国家占据的比例较小?
究其原因,是有较完善的法律制度。
我们来看一看美国的一些做法。
车内遗落儿童怎么办?
在美国,已经有18个州立法禁止把无人照顾的儿童留在汽车内。
如果导致将儿童单独留在车中导致死亡,将会被控误杀。
单独留儿童孩子在家怎么办?
美国很多州都对孩子单独留在家中的年龄进行了严格规定。
大部分规定在10岁以内,但较为严格的州规定只要孩子不满14岁,就不允许孩子单独留在家中。
当然,忽略孩子的衣食住行也不行
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小到吃不饱穿不暖,就会受到法律的追究。这些会导致父母今后被剥夺监护权的风险。
将安全意识融入生活
法律细则细致到要求父母教会孩子如何应对以下情况: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天气变坏怎么办?
甚至,相关部门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在孩子一个人在家时,扮演带着礼物和五彩缤纷气球上门的送货员,这是教导孩子们不要开门的演习。
当然,因为父母的疏忽造成孩子死亡的将会追究监护人的刑事责任。
包括,香港、台湾都有类似法律制度。
而在中国,考虑到死者与行为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传统伦理角度的考虑,追责手段相对宽容。
当然这种宽容和善良,已经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和反对。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健全的法律制度,将会减少这种悲剧的发生。
相信法律日后肯定会在这方面有所决策。
那么,中国的父母应当怎样去做保护自己的孩子呢?
3.
中国父母应该怎样去做?
从意识上引起重视
不难发现,现在国内的大氛围,没有给孩子一个强大的保护。不光从法律上,还有孩子平日最亲近父母的意识行为上。
我们平日里提到开车,更多的担忧是违反交规扣分的后果。喝醉酒查酒驾的后果。
对孩子的安全性上相对淡薄。都认为这种安全隐患离自己很远。
观察发现,很多家长都会在乘坐汽车时,手抱孩子坐于后座,不使用安全座椅。甚至会坐在副驾驶上。
在孩子自身安全上的投资意识淡薄,比如安全座椅,认为使用的周期较短,不实用。
以及有定位和呼救功能安全手表,达不到儿童的大面积使用。而在一些发达国家,都会把儿童佩戴安全手表作为一种硬性规定。
我们可以引用一些国外好的思维模式,教会孩子有安全意识:
比如:
* 允许孩子向成年人说不。
* 让孩子相信自己的直觉。
* 训练孩子应变的方法:放下手中之物,大声叫喊奔跑。
* 同伴系统。身边必须有父母或是同伴在旁。
* 如果遇到困境,向谁寻求帮助。
除了这些安全意识上的强调。
父母的言传身教再是最重要的。
从行为上指导和训练
美国的小学到高中教育免费,大学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负担,对穷人提供多种形式的自助,医疗福利覆盖所有人。
为大部分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所以,家长也有更多的精力去看管孩子。
而中国发生意外的儿童多来自于中低收入家庭。留守儿童比例也很大。
很多父母都在为生计发愁,文化知识较少和安全意识更是淡薄。
我认为一些必要安全教育应当普及一下这个群体。
这往往比经济的扶持更有意义。
进而是父母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我上个月跟爱人坐高铁出门。
偌大的候车厅,就看到一个妇女拎着一袋子面包一边哭喊自己孩子的名字,一遍跑着穿梭在人群中。
毫无疑问,孩子丢了。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这世界上虽然有坏人,但也不至于这么多吧。孩子应该丢不了。
看见她跟巡警交谈,说自己出了大厅去买吃的,让两个孩子原地等着,可回来就不见了。
从这个妇女的装扮上,不像一个城里的女子,兴许孩子也未必见过什么大世面。
等我准备检票,我竟意外发现,这个母亲身边带着一儿一女排在我前面,女儿年龄大点眼泪婆娑,肯定是哭过。
这个妇女,一直叨念着这个女孩子,全是埋怨与指责。
如果之前做过类似的教育和沟通,相信这样的情况就会减少和避免。
所以,安全教育应当是家庭便饭。家长应该随时教育。见到一些安全隐患和一些危险动作,都应该说给孩子。这些多是生活常识。
自己行为的引导也极为关键。
我的一个同事跟我讲过,因为她总是没有时间接孩子。但又怕孩子有危险。就教给孩子一串密码,接孩子的人只有把密码说对了孩子才让被接走。
因为一次时间紧急,我的同事未给帮他接孩子的人提及密码。导致孩子死活也不跟着走。
直至同事下班,才被接走,让人哭笑不得。
所以,一些智慧的策略更会让孩子接受和牢记。
4.
天使之殇,你所不能体会的痛。
有很多电影,都是以孩子意外死亡为故事原型创作的。
其中让我深刻的一部叫《可爱的骨头》,14岁的苏西在回家的路上被诱骗到玉米地的一个秘密小屋,惨遭强奸和伤害。
她虽然死去,但始终跟灵魂一般,默默的注视着家人和好友的悲痛欲绝,观察着冷酷凶手的逍遥法外,甚至想给警察一些线索。但死者已矣,生活却再继续。
看了这部电影的人,无不愤怒,激动。埋怨为什么这部电影是这样一个不令人欢喜的结局。但作品实则就是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么残酷,生命脆弱,这本就是千千万万的人的结局。卑微与毫无分量。
即使这个孩子是一家人的至宝。无论多么可爱和招人喜欢。她终将是一粒尘土,遗憾而去。
最孤独的人最亲切,受过伤的人总是笑的最灿烂,因为他们不愿让身边的人承受痛苦。
--电影《素媛》
这是电影《素媛》的台词,也是一个小姑娘遭受巨大伤害的故事。
这个孩子的懂事,让人难过。
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天使,我们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
也希望他们能永远看到这个世界温暖的一面。
愿我们能尽自己所能,庇佑他们以平安。

我是小米,就做自己。
若想转载,请简信索要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