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李彦国评介专辑从容小主文学院读书笔记文史赏析
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四——六章)(12

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四——六章)(12

作者: 从心丛新 | 来源:发表于2023-12-19 07:18 被阅读0次

    今天阅读的内容是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第4~6章,第四章《王金庄的神》,第五章《老农民贺献林局长》,第六章《一辈子的身份》。这三章内容里,第四五章着重介绍的是贺献林局长,第六章主要说的是李彦国老师。

    在这三章里让我特别有感触,特别让我震撼地方有三处,第一处就是王金庄的生存环境,王金庄那个地方本来是不适合人居住,但是王金庄的先祖们却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这个地方生存了下来。人们常说农民是要靠天吃饭,但王金庄的百姓们却“地种百样不靠天”。那个地方石多土少,老百姓根据这种天然的劣势,采用了分开种的方式,东方不亮西方亮,同时又进行多样性的栽种,各种作物多种点,不收这样就收那样。

    在它们的栽种方式里边我看出了王金庄人的智慧,在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村庄里,才会有那么多的精彩,才会有那么多的文化瑰宝,所以王金庄才会具备了申遗的条件,太行山深处一个小小的村庄,它将以崭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让世界惊艳与喝彩。

    第二,在这三章内容里我看到了一种情怀。可敬可爱的贺献林局长,可敬可爱的土生土长的土的掉渣的老农民李彦国,虽然他们身处不同的位置,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那就是为了文化,为了王金庄,为了传承,矢志不渝,无怨无悔。

    贺献林局长心中装着农民,心中装着王金庄,不顾酷热的天气,不顾身体的疲惫,亲自去那里考察,看到了绿油油的柴胡,内心充满着喜悦,上下左右不停的拍照,他这么做的目的要把王金庄的宝贵资源带出去,为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谋求出。

    这才是真正的实干家,他的心里装着整个王金庄,180个品种,23种小米,驴、路、田、人、禾 屋、水,都深深刻在他的心里;这才是真正的实干家,为了王金庄的发展,为了王金庄的申遗成功,他不遗余力,乐此不疲。这样的局长是有情怀的局长,他的心中装的不是自己,而是王金庄和在王金庄上世世代代生活着的农民兄弟以及王金庄的未来发展。

    而李彦国老师这辈子的身份注定是多元的,他是师者,一辈子的老师,从幼儿园到高中跨越不同的年龄层次;他是一名作家,他的很多作品已经收录在散文集《愚公挖山不止》;他是王金庄农业文化的推广人,他与其他机构编写农业文化遗产地丛书《地名文化志》,他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者和记录者;同时他还是一个终身善于学习者,他能够学习的都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无论做什么他都始终不渝的坚持,这种坚持,在这个年龄段,包括整个王金庄,也是只有其一,没有其二。

    其实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也是他一辈子的身份,那就是他是一个普普通通,土的掉渣的农民,但他却是一个有情怀的农民,心中装得下天下的农民,位卑未敢忘国忧的农民。

    贺献林局长这样的干部和李彦国这样的农民,他们都是王金庄的神,他们是一种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第三,从这三章里我得到的关于写作的启示。

    王金庄不适合人居,但是王金庄人却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奇迹,不仅祖祖辈辈生存下来,而且还有了自己的耕作、生存方式和文化特色,并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以它的古朴,以它的与众不同惊艳世界。

    由此我想到了写文章,在写作的路上,每个人的先天条件是不一样的,同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来自工作上的,生活上方方面面的阻力,可能都让我们无法起笔,让我们半途而废,但纵使前方有再多的困难和阻力,只要想写,只要肯写,只要去写,一定会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

    王金庄人的耕种方法对我们写作也是有帮助的。分开种,还有多样性种植,也给我们的写作一种提示。

    有很多文友在写作之初就在思考自己到底适合写什么,其实这并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还不具备去选择何种写作体裁的条件。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去读,去思考,去写,平时的流水账也好,碎碎念也行,把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随时记录下来,也是一种收获,在记录的同时有思考,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渐渐摸索,最后总会发现自己适合写什么。

    小主妹妹在写长篇小说的同时,也在进行大量的其他写作体裁的训练,散文杂文,碎碎念,心灵独语等等,这些都为她写长篇小说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和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拓宽了她的写作思路。这就跟王金庄人种地是一样的,既要分开种,也要呈现多样性,这样更有利于一年的收成。

    写作还要有情怀,如果写作只是为了赚钱,为了获得名和利,那这样的写作是没有太大发展空间的,即使有了发展,有了收益,但并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爆发力。真正的写文人要有一定的情怀,情怀有大有小,但都出自于内心,文章都可表现出来。像李彦国老师的文章里就有着深厚的情怀,像从容小主建文学院也是一种情怀。

    还有写文一定要依托于生活。尽量写有烟火气的文字,就像李彦国老师写那种有“驴粪蛋”味道的文章,越是这样的文章越朴实无华,却有着勃勃的生命力,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的写作一定要源于生活,慢慢再高于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读后记(第四——六章)(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aa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