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场全开》-让女性脱胎换骨的31堂成长课
第一次听说这个观点:虽然我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是理性的,但是真正促使我们采取行动的是感性的部分。
基于这个理论,如果想让其他人跟着我们的节奏走,那就去带动和唤醒他的感性。毕竟,虽然理性不好带动,但是感性还是比较好煽情的。
那么,有哪些话术是能够影响别人的感性判断的呢?
第一句:你发现了吗?
只要我们在跟别人对话的时候,用坦然而笃定的语气,告诉他:“你发现了吗?”,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的接受你的引导。
当然,按照拆书法的观点,方法需要有适用边界。所以这句话的适用边界就是:不触碰到别人的安全感,不挑战他人的价值观。只要我们描绘的是正向的、美好的画面和情境,并且多使用模棱两可的、不确定性语言,那么他的潜意识就不会对我们设防,进而不自觉对我们点头。
第二句:对不对?、是不是?、你说呢?
这句话让对人有参与感,并且感受到了尊重。与直接说我们的决定相比,加上“对不对”这句话,就会使你的表达相对柔和,进而消除对方的抗拒心里。
第三句:是的,没错
这句话适用在对方跟你的理念不一致的时候使用。面对别人的不同意见,我们先回复“是的,没错”。让对方放松戒备,然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很容易沟通了。
我们说“是的”时,并不代表全然接受了对方,而是指肯定了对方观点中的一部分。在通过肯定的答复获取到对方信任之后,再抛出自己的观点,那么他也就不会直接反对了。
第四句:当……
“如果你中了1000万大奖”、“假如你中了1000万大奖”、“当你中了1000万大奖”,这三句话哪个更有感觉?
毫无疑问,是最后一句。因为“当”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词,它把未来可能有的画面拉到了你的眼前成为当下。
第五句:因为……所以……
一个很精典的插队试验:当我们在排队时,如果说“对不起,我有急事,请问可以插一下队吗?”,往往得到的是否定的答复。而当我们说“对不起,因为我有5也纸要打印,所以可以插队吗?”这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让你插进来。哪怕这个理由很没有说服力。
这就是“因为……所以……”的魅力
第六句:我想你也许……我感觉你可能……或许你会感觉……
这几句话属于模糊词汇,会让人感到舒服。因为这是在礼貌的试探,是征求对方的确认。
第七句:同时
把“但是、可是、然而”这样的转折词换成“同时”,会让人感觉这是并列关系,前后不冲突,所以更能够接受。
很多时候,在沟通的时候只是一个词或者一句话的区别,但是听起来真的感觉大不相同。学会这几句话,让你与他人的沟通不再碰壁,轻松拿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