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学家在中国工作几年之后,发出感慨:中国人的脆弱,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关系结构的单一。
读书时期,成绩是唯一,
工作之后,工作是最重要的,
恋爱的时候,爱人至上,
结婚生子之后,朋友圈全是晒娃。
每一个时期,重心只有一个,但很多时候,这样的“专一”更像是一种成瘾。心理学家Wayne E. Oates在1968年发表的文章《我为工作狂》(On Being a Workaholic)中以“工作狂”(workaholic)自称,他让“工作”(work)和“酗酒者”(alcoholic)作为合成词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承认自己对于工作的狂热出现了一种与物质滥用类似的成瘾症状。
是的,当我们每天都专注于重复的事情,当我们把生活的重心都倾注在某个单一的方面,而且控制不了自己停下来的时候,就是成瘾。
因为渴求感的成瘾
生活中能带来快乐感的来源单一的人,更容易成瘾。假如一个人的生活中,能带来快乐感的来源很少,那么当有一件事能让他快乐的时候,他就很有很可能不断重复这件事,把生活的整个重心都往这件事上倾斜。
因为安全感的成瘾
对安全感的追求控制着我们的选择。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很多人选择一个伴侣,不是因为多么爱对方,而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全。
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脆弱而危险的结构,因为在这种“专一”“唯一”的状态里,人就像被严实包裹住,而一旦那个唯一的重心崩溃之后,随着而来的将是整个世界的崩塌。
🌿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哥伦比亚的研究者发现
越有能力悠闲生活的人,越是选择“忙碌”。
收入水平较高、生活在经济较发达地区、拥有较高的学历,反而会主动选择忙碌的状态。这里的忙碌不是指他们掏空身体加班,只做着一件事,而是不再满足“单一职业“这种无聊的生活方式,而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也就是过去的文章“感觉身体被掏空|能把段子变成大合唱的“斜杠青年们”中提到的slash,斜杠青年。
刘宇昆绝对是slash中的佼佼者。
今年八月,80后女作家郝景芳凭借作品《北京折叠》获“雨果奖”,继去年刘慈欣获“雨果奖”之后,对中国作家的又一肯定。一直以来,中国文学作品在国外并不吃香,而这一连两次获得国际大奖,幕后功臣当属刘宇昆。
技术宅、律师、科幻翻译、科幻作家,刘宇昆具有多重身份。
刘宇昆第一次被人们所认识,是作为科幻作家的身份,他的两部科幻短篇《手中纸,心中爱》和《物哀》,曾于2012、2013年连续两年斩获科幻界“雨果奖”,是的,先于刘慈欣,这位帅小伙已经拿过两次雨果奖拉。
他还是科幻翻译家,人们都说,是他带来了华语科幻界的春天,让华语科幻作品推向世界,日本作家立原透耶谈起刘宇昆也是一脸羡慕嫉妒恨,“在世界范围,我们不如中国科幻有影响力,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刘宇昆。”2014年华语星云奖大会上,当谈到日本科幻现状时,立原透耶这样回答道。
除了在科幻小说界混得风生水起以外,刘宇昆本职其实是一名律师。刘宇昆1976年生于兰州的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家庭,11岁随父母移民美国。读本科时,刘宇昆在哈佛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出于个人爱好,他还修读了计算机课程,毕业后,他做过软件工程师,还同朋友一起创过业,其后又重回哈佛修读法学博士。
所以,创作和翻译科幻小说就是他的一个副业,每天在上班来回通勤火车上就是他创作和翻译的时间。
下班回家之后,他的身份就转换成了丈夫和父亲,和孩子们玩游戏:躲猫猫、抓鬼,或者他们自己发明的所有游戏。如果孩子们睡着之后还有时间,他和老婆孩还在电脑上打游戏。(这样的老公请给我来一打!)
✨
相比于许多人,刘宇昆把生命活得更加立体化了,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的自我简介,或者几个形容词就可以代表这个人。
一个精神世界扁平的人,无论多么聪明,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残疾,尤其是心理强度上的残疾。熬过了高考,通过了重重考验的大学生在被骗学费之后离世;因为感情不和选择轻生的新闻屡见不鲜,反观有着卓越成就的人们,他们的强大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被苹果驱逐的十年间,乔布斯研习禅学,对哲学兴趣极浓,通过鲍勃迪伦的音乐探求灵魂,乔布斯的身份也从来不单一,他既是卓越的工程师,又是一流的推销大师,他既是口才极佳的演说家,又是艺术家。无论是能让他快乐的源头,还是让他感觉到安全的事物,都不局限于区区一家苹果公司。(乔布斯傲娇脸地从你面前飘过)
宫崎骏,这个勤奋到没朋友的完美主义者,他秉承了日本手工人的勤奋刻苦,近乎偏执地严守每天的日程,每天上午11点准时上班,晚上9点准时放下铅笔,饶是如此,他每天都有三个小时做些“无用之事”,做体操、做按摩、洗澡、喝咖啡,“在这个范围内,我阅读世界,例如观察这个城镇的变化,或者思考这个人到底怎么了,或者观察价格的改变,这只是我视线所及的。”生活中的“无用之事”都可以为你所用而不是为之所累。
💫
一位心理学导师曾说:“以流动的状态活着你会更加快乐,也更加安全。而流动的第一步就是打开(open)。”很多人固守自己的方寸领域,不论是沉迷于工作,还是恋爱,还是孩子,为此,他们也在付出着更长期更巨大的自由和代价来换取即时的满足、快乐和安全感。他们往往不喜欢生活中的波动性,但是正如《反脆弱》作者纳姆斯(也是刘宇昆墙裂推荐的一本书)在书中也所说:“不喜欢波动性的事物往往也不喜欢随机性、不确定性、混乱、错误、压力、焦虑等等。”
然而随机、混乱、压力、错误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当你企图用固定的状态去避免焦虑、压力、混乱的方式,反而让自己越来越脆弱。或许,这也是你生活着,却没能好好活着的一个原因。
如果看完这篇文章,你发现自己已经沉溺在某种状态而无法自拔的时候,你可以尝一个新的可能性--“打开”(open),以开发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接受不同的意见,尝试不同的体验和经历。
无需一开始就苛求自己发展出新的副业,或者成为完全不同的自己,从尝试不同的事物和开放自己开始,希望你能找到更多快乐和安全感的来源,也许到时候,你就能够从深深依赖的一种状态解放出来,重获力量与自由。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愿力量与你同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