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笔记|《文学回忆录》第九~十讲

笔记|《文学回忆录》第九~十讲

作者: 月孛星君 | 来源:发表于2021-04-07 21:25 被阅读0次

第九讲  东方的圣经

1.婆罗门教领袖,称婆罗门(Brahmin),意即胜利。次为刹帝利(Kshatriya),是武士,主军队。三为吠舍(Vaishya),指地主、工商、农民。四为首陀罗(Shudra),指奴隶、樵夫、汲水者。

2.人类的悲剧,是对自身的误解。

3.一个中国的绍兴人说出尼采没有说出的最重要的话:“美育代宗教。”这个人,是蔡元培。“代”字,用得好,宗教不因之贬低,美育也不必骂街,斯文之极,味如绍兴酒。(美育,狭义认为其专指“艺术教育”,广义指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教育。源自百度百科,做一定参考。)

思考:如果不凭借宗教,艺术能达到饱和崇高的境界吗?
            艺术这么伟大,为什么要依附宗教?
            宗教衰亡了,艺术自由了,独立了,艺术是否更伟大?

      三题可有一解:宗教是父母,艺术是孩子。艺术在童年时靠父母,长大后,就很难管。艺术到了哀乐中年,渐渐老去,宗教就管不着了。艺术是单身汉,它只有一个朋友:哲学。

(以下另有一段艺术与哲学的对话,此略)

第十讲  印度的史诗  中国的诗经

1.印度史诗太笨重,范围全在印度,无人能通读,只能概括精华。印度史诗有两部:

    一.《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一译《玛哈帕腊达》);二.《罗摩衍那》(Ramayana)。

2.“一”出在印度之西,“二”出在印度之东。前者讲战争,后者讲英雄。前者艰深,有哲学,难懂;后者浪漫易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文学回忆录》第九~十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lp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