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55348/f11b2e392d48bbd4.jpg)
河北唐县是我国历史上一代人文始祖尧帝故里,有尧帝出生的庆都山,有庆祝征战胜利亲手栽下的尧帝槐,更有为尧送药的槐仙。
华夏族祖先黄帝的重孙帝喾,娶陈锋氏部落的伊祁侯之女庆都为妻,生子放勋,就是后来的尧帝。史料记载:“庆都孕十四月生尧于丹陵”,约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尧帝出生在丹陵,丹陵即今唐县高昌的庆都山。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尧帝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立了第一个都城,这里地势较高,能避一般水患,且土地肥沃,便于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便自然成为人口密集的先进的农牧地区。尧派后羿去杀野兽,射九日,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118岁时去世。尧的文治武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奇迹。
传说,罗庄乡赵家庄村旁的伏城就是当年尧帝建都地。尧帝出征到赵家庄村后,被一条陷马河困住了去路,听说附近有座庙宇便前去进香,次日果然渡河成功,并大获全胜。胜利后,尧帝在这里修建了伏城。为了庆祝,尧帝亲手在古庙后栽下了一棵槐树,古庙和槐树一直流传至今。古槐不仅是唐县一宝,也是唐尧文化的重要遗迹。
![](https://img.haomeiwen.com/i5455348/f971f4a976a07dab.jpg)
晋代干宝《搜神记》引《列仙传》载:“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七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以松子遗尧,尧不暇服。松者,简松也。时受服者,皆三百岁。”《中国神话传说·尧帝篇》也记载着槐山仙人偓佺给尧送仙药的事。上古尧时,老汉偓佺经常在槐山上采药,是个长毛怪,两只眼睛可四处转动,会飞行之术。发鬓霜染,眉毛雪白,鹤发童颜,被称为“槐山仙人”。
他采药布施于民,防疫治病,见帝尧操劳国事而身衰体弱,担忧圣皇积劳成疾,就把从山上采来的松子合成的药送了一些给尧,还告诉尧服药的方法。这种松子可不是一般的松子,而是长了三百年以上大松树的松子,也就是简松。尧领了槐山仙人的情,却忘了服那仙药,结果只活了118岁就离世了。这个寿命对于上古传说的人来说,还是比较短的。例如舜活了142岁,再如彭祖相传寿八百。古代贤君对于寿命和个人得失并不在意,更在意的是造福苍生。后来多少君王图万世统治,求长生不老,却把人民的利益丢在一边,如此做法,比之尧帝可谓是差之千里。
这段神话故事就发生在唐县赵家庄槐山。这座土丘有十多米高,平平的丘顶上有棵古槐,传说为尧帝所植,已有3700年历史。树高15米,胸径1.73米,平均冠径14米、冠幅300平方米左右。世世代代老百姓一直叫它“槐山”。老人们经常在槐树下给小孩讲仙人偓佺的故事,说偓佺就是槐仙,久而久之,人们就称这槐山为“槐仙山”了,还在山下建了一座药王庙,供奉槐山仙人。尧帝的子孙们虔诚地向槐山仙人药王讨药,祈祷健康长寿。据老人讲,在抗日战争时期,赵家庄没有落过一枚日军的炮弹,这都归功于这槐山仙人,归功于这棵老槐树。
该树虽然内膛已空,但生长十分茂盛。主干基部有三个分枝,赵家庄村民视该树为珍宝,早在1987年全体村民为古槐培土,堆起一个几米高的土台。并在土台上修建彩绘八角亭,建起围墙,每逢庙会,这里香火很旺,2001年,该树被唐县人民政府授予“唐县槐树王”称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5455348/ce86b4849c46f895.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