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槐文化
名人与槐39:刘邦种槐慕信陵

名人与槐39:刘邦种槐慕信陵

作者: 乐仁智l让文字在山水间跳舞 | 来源:发表于2019-02-13 16:49 被阅读24次
刘邦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这是汉高祖刘邦总结自己善用人杰终致成功的名言,也体现了一朝之帝,一国之君的人格魅力。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开国皇帝,能深悟此道,离不开一个人的深刻影响,此人就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国公子,因封于信陵(河南宁陵县)而世称信陵君。他的墓就在魏都大梁,今开封南郊繁塔附近。

信陵君为人仁厚,广招门客,礼贤下士,士人争相归附,最多时曾有食客三千。窃符救赵,合纵抗秦,让信陵君威名远扬。《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是说刘邦在青少年时就听说信陵君的故事,十分仰慕信陵君招募贤才、知人善任的品德。刘邦从平民到沛公、到汉王再到开国皇帝,其为人处世治国,都以秦始皇、楚霸王为反面教材,而视信陵君为人生楷模。每次经过魏国故都大梁,都要去信陵君的墓地虔诚祭祀。公元前195年,刘邦击败叛将黥布从前线归来经过大梁时,下诏安排5户人家专门看守信陵君的墓地,要求他们每年四季按时祭祀,祭祀规格之高,可见刘邦对信陵君之崇敬。大梁人民也奉之为神,建有信陵君祠,后改为大相国寺。

传说有次清明节刘邦去信陵君墓时,走到繁塔这个地方时(当时还没有建塔)大雨滂沱,直到下午仍不停止,刘邦就在此亲手栽下一棵槐树,以示怀(槐)念,故称汉槐,又称刘邦槐。刘邦是个孝子,作为开封的常客,牵挂的还有亲生母亲刘媪的灵昭陵。在信陵君墓东北方向四五十里处,今祥符区杜良乡小黄铺村附近。世传 “汉高祖兵败于此,母因死焉,后居梓宫招魂葬之。”

汉槐已有1300年的历史,也有人据此推测是隋末唐初名将尉迟敬德所植。汉槐在开封繁塔的北侧,树干磨盘般粗细,树皮嶙峋,一边枝叶茂盛、一边枝干干枯,倍显沧桑。虽然历史上对刘邦评价不一,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邦从信陵君身上汲取的品德,也圆了自己的一代帝王梦。

繁塔旁刘邦槐

相关文章

  • 名人与槐39:刘邦种槐慕信陵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

  • 名人与槐37:秦始皇驿站种槐

    腰站,在今山东平原县腰站镇,即驿站的中间站,方便过往官员、差役中途休息、打尖或换乘马匹。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在此...

  • 名人与槐6:柳下惠坐槐不乱

    柳下惠(前720—前621),姓展名获,字子禽,一般叫他展禽。春秋时期鲁国柳下邑人,鲁孝公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

  • 名人与槐46:项羽离乡手植槐

    西楚霸王项羽是个家乡情结特别重的人,两次面对归乡,让人见证了英雄的成功与失败。自古有“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说法,项羽...

  • 名人与槐40:朱元璋拍槐健体

    朱元璋16岁时父母双亡,无家可归,只好出家当了小和尚,可寺庙香火冷落,又被派为游方僧外出行乞化缘。他在中原一带游荡...

  • 名人与槐45:唐玄宗植槐思妃

    这是一棵爱情树,可以触摸到阴阳相隔的绵绵思念,倾听到白居易《长恨歌》的哀婉凄绝,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立刻鲜活起来。此...

  • 名人与槐34:苏轼定州植双槐

    文学艺术方面一路高歌猛进的苏东坡,在仕途上却是一路跌跌撞撞,历尽浮沉。公元1093年,也就是宋哲宗元祐八年,是苏东...

  • 名人与槐38:康熙寻父铁锅槐

    白云禅寺,是豫东最大的清代古建筑群,位于河南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白云寺村。相传每逢夏秋季节, 这里白云缭绕,景...

  • 槐!槐!槐!

    飞机飞过天空 老太抬头仰望 带着她的孤独 一同飞往北方 喃喃自语 路遥而归梦 恨而如春草 就在这一夜 灯下槐花挂在...

  • 名人与槐17:尉迟敬德梦槐下

    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将军平定河西后,设立凉州卫,抗守河西走廊的咽喉重地,并大量移民至凉州,坑底屯田,充实防卫。移民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人与槐39:刘邦种槐慕信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ztr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