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注意过走路的姿势,认为走路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习惯,没有什么需要去注意的。
可是昨天走路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困扰了我许久的问题。
一直有一个问题,以前还没有什么感觉,就是最近两年,在脚底部,脚心前边的中间位置,也就是在二脚趾的后面,网搜了一下,学名叫作前跖区,就是在这个位置上,会磨出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茧子,后来也是网搜知道名叫脚垫,很硬。穿鞋子都会硌脚,有时穿袜子也会在这个位置上先磨烂。
这是在两年前的时候发现的,感觉很不舒服的时候,就用收拾脚的工具剪子或者小刀之类的东西,把那块硬硬的脚垫一层层刮掉。刮掉之后,过一两个月又会磨出一层老茧,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买了一些去除脚垫的药物。
药物也是挺有效的,抹上几次之后,脚垫就会整个的脱落下来。可是过几个月之后,又会磨出一些茧子,实在没有办法了。
想过,这应该和穿高跟鞋有关系,因为穿高跟鞋的时候把脚的重力落在了脚掌前方的位置上,所以脚掌前方才会有老茧。
心有疑惑,为什么别人的脚茧子长在脚后跟的位置,而我的却是长在脚掌最前方的位置。
前几天走路,走着走着,突然间恍然大悟般的明白了,原来我走路的着力点在脚掌前方的位置上。
重新认真的去觉知,一步一步,脚落在地面之后,先脚后跟着地,这个大家都一样,但是关键在整个脚底着地之后,我并没有让脚后跟用力,而是把全部重力移到了脚掌前方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我在走路的过程中,脚后跟只是象征性的挨着地,但是往前走的时候,用力的点是在脚掌最前方的位置上。
好像明白了,导致脚掌前边有脚垫的原因,是把走路时候的重力点落在了这个位置上,而长此以往,这个点和鞋产生摩擦,就会形成脚垫子。
由此又想到走路的姿势,应该也跟这个着力点有很大关系。某人常说我,走路的时候有些往前探身子,这就说明我把重力向前移了,如果把受力点落在脚后跟的位置,自然身体就不会往前探了。
这个问题出现了两三年了,总是去想办法消除这个问题,而没有去找一找问题的根源。用药物,用外力,都不是解决自身问题的根源。
近一段时间,试着把心放在身体的觉知上,时刻觉知身体与心在一起的感觉。走路的时候数着脚步,感受到脚与鞋的接触,感受到脚与地面的摩擦。
仿佛突然之间,就知道走路的时候,脚的着力点与脚垫之间的关系。也突然发现,如果把心放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深度专注所做的事情,就有潜藏的问题会浮现出来。
想到这里,突然发现,走了40多年的路,从来没想过走路该怎么走,也没想过走路时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哪里,只是当脚部出现不舒服的时候,才会去研究问题的原因。
生活习惯很多,如果不出现问题,谁也不会去怀疑这些习惯到底有没有问题。
有些好的学习方法和生活习惯,在个体没有意识到有用之前,强行去灌输某种观点和方法,对于个体而言,是不会有任何作用的。
只有当个体自身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引起了自身的不舒服之后,才会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才会彻底的去纠正这些问题。
有一句话叫痛改前非,说明通过之后会改。还有一句话叫,好了伤疤忘了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