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是主体相对于客体来说的一种状态,是否能被感知,是主体对于客体来说是否处于存在这样的状态的第一证明,所以说一个事物是否存在,这首先需要能感知到它这个主体的感知体即客体的存在。没有感知体存在,存在毫无意义可言。
而存在,这样的状态,对于主体其自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存在的状态主要由感知体即客体来体会和映现。相对于喝水的人来说,水是饮料。相对于河床来说,水是河流。相对于积水穿石来说,水是冲击物。那,相对于不能感知水的任意一个事物来说,或者,相对于不能被任何事物感知的水来说,水的存在毫无意义可言。感知不是简单地下定义,存在就是被感知不是简单地存在就是能被感觉得到。
存在是一种状态,事物一经存在就永远存在,因为事物一经能被感知,就不能说无法被感知。
事物的存在与不存在,是很离奇的一对状态,不存在只是存在的过渡阶段。当有人说一个事物不存在时,证明他已然对这个事物产生了预期。预期也是一种感知,当客体对某一不确定其存在与否的主体产生预期,也就等于客体对主体的存在与否产生感知。所以说不存在是存在的前提和过渡。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事物是否存在,对其自身来说的意义不如对客体来的深远。或者可以说,对于存在这个状态来说,感知体(也可以说是客体)才是主体,主体即被感知体反而是客体。是客体映现了主体的存在。所以,对存在来说,存在的客体是主体,主体是客体。所以说,存在,是客体的哲学。
举个例子,当人想研究某个课题的时候,这个课题看似主体其实并非主体,而人,看似客体其实并非客体。课题是被感知体,人是感知体,所以,于其说人是在研究课题,人在感知课题,不如说人是在通过研究课题研究人自己,因为人研究不出超脱自身研究极限的事物。所以,当你研究一个课题的时候,也是在自我探寻研究极限的时候。这也许就是尼采会说当你在注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注视着你的原因吧。
当老师在问你,由诲汝知之乎?你要明白,你是感知体,你才是主体,老师所讲的内容是被感知体,才是客体。所以一个能让老师感觉到自己是个老师的学生才是恰当的学生。当然,这前提是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个学生的老师才是个恰当的老师。因为老师先于学生,至少在授受上在时间上先于。同理,一个能让女人感觉到做女人很美的男人是最恰当的男人,一个能让男人感觉到做男人很棒的女人是最恰当的女人。老师的存在要靠学生来映现,学生的存在也靠老师来映现。男人的存在靠女人来映现,女人的存在也靠男人来映现。师生互为照应,男女彼此成全。
然而,师生和男女都是很宽泛的概念。人不可能一辈子做学生或老师,是时间上宽泛。每个男女都各有不同,这是在界限上的宽泛。宽泛的讨论当然得出宽泛的结果。具体到每一个人,他是怎样一个存在,这取决于感知他的感知体,当然他自己也在感知他自己,所以这里的感知体也包括他自己。决定一个人是怎样一个人的所有因素,正是出自于所有感知他的感知体。最能感知到一个人存在的那个人是谁?是他自己。所以,可以看到,主体和客体是取决于讨论对象的。讨论对象是变量,讨论是常量,主体和客体的区分是函数解的一部分,也是随着变量而变化的。不同的变量得出不同的解,不同的个体理论上拥有完全不同的哲学。
那么当你在感知自己的时候,你是主体还是客体?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坚深的问题。不过,我只要再提出一个问题,就能解决问题。你只要告诉我,是先有你还是先有你对你的感知?这个问题应该相对来说更好回答一些,人在从受精卵开始就已经是人,但是,那个时候你的各种感知工具还没有生长完备,那颗受精卵已经是你,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说,你先于你的感知而存在。当你开始感知你自己,你是站在一个客体的角度来感知的。当然,对于你的感知你是主体。这就是为什么,人为什么会感觉不了解自己。因为对你自己来说,你是客体。这就是为什么,存在,是客体的哲学。这就是为什么,客体的哲学反而给你主体的感觉。不仅对于这个世界你是客体,对于这个自己来说你也是客体。你的所有主体感知都只是错觉,你的所有所谓的客观认识都只是作为客体而存在的你的主观感受。所以,所有客观都是主观,所有哲学都是由主观感受结合而成的客体认识。
当做为一个客体你开始感知这个世界开始感知你自己的时候,你作为你本身是不存在的,你还需要做到一步,反客为主。为什么你都开始感知了,却又说你不存在呢?这首先需要了解一个前提问题,作为你的感知体只负责映现你的主体的存在,当你能感知到你的时候,你感知到的只是你作为你的感知体也即客体的存在。感知体只能映现主体存在,不能左右主体的存在。只有主体才能控制其自身以左右感知体的感知,也即只有能左右自身存在的主体才是真正的主体本身。感知体的感知是没有选择权的被动收受的过程,人对于其自身尚处于感知体的阶段就等于处于客体的阶段,对于其自身处于客体阶段的人,不是他自身的主体,不能左右他自身,所以不能算作是他自己。当一个人做出他自己都不能理解不愿接受的事情的时候,他的主体是仍然不存在的。所以,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只有能够做到悦纳他自己的时候,他的主体才是存在的。一秒悦纳一秒存在,永久悦纳永久存在。主体存在的人或者说主体存在的时候的人,才是最高级的存在,才能够说达到‘’此在‘’的存在阶段。所以说,‘’此在‘’是有门槛的。
处于客体阶段的我,是“他我”,只有上升到主体阶段之后的我,才是“我我”。 他我是指在他人的圈定和界限下形成的我,我我是指在他人的圈定和界限之上由我根据他我主动建立起来的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