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旺的旺铺

作者: 魏治祥 | 来源:发表于2022-12-06 07:21 被阅读0次

    你知道什么叫旺铺吗?

    估计你会反问:你傻呀,连这个都不知道?不知道啥叫旺铺也就罢了,还好意思说出来,丢人!然后你还会告诉我,所谓旺铺,就是顾客盈门、人气很旺的店铺。

    你说的没错,百度上也是这么解释的。我今天从菜场回来,顾不上喘口气,赶紧上网看百度,查旺铺。汉字这东西,可以有通假字,可以有本义,有转义,有引申义,还可以是比喻,而且好多都是多音字或者多义词。我从前当然知道啥叫旺铺,我本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过副杂店,背街,属于鬼都不上门的那种不旺之铺。然而现在那种店铺已经一次又一次被称为旺铺了。

    为什么不旺的铺会叫旺铺,百度没有说。

    还记得我写过的那篇文章吗,就是9月24号发布的《“包得来”不如“包下去”》?那篇文章因为接地气,尽管没上榜,在简书上还是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读者多达771人,只差不到300就上千了。上千而不是上百,啥概念!

    “包得来”地处闹市,前身是一家东北水饺。我和老伴光顾过水饺店,我们点了两种馅的饺子,韭菜和香菇,味道不错,分量也足。当下便决定下次再来,结果没几天小区便静默了,再来时已经摇身一变,饺子变包子,成了“包得来”。

    “包得来”开张那天照例搞活动,每个顾客送四小个包子,卖的则是大包子。四小个包子显得比饺子略大,不注意看不大出来,但门口还是有老年人排起了长队。小包子名额有限,门外的人群很快就散了,剩下个把人在仔细研究价格,不知道最终是否下手。“包得来”的包子,与附近一家包子店的包子相比,明显更大更丰满,同时贵得也很明显,包同样的馅,每只多出五毛钱。第二天路过“包得来”时,已经门可罗雀了。第三天继续“活动”,卖六送二,便多少有了些人气。我这人爱操闲心,觉得“包得来”的店名不好,应该叫“包下去”。实话实说,他们的包子贵是贵,但是个头大,馅多,的确好吃,再就是看上去工作人员着装整洁、规范,卫生方面大可放心。于是至少每周去光顾他们一回。我买包子期间,“活动”仍在继续,买六个可抽取奖券一张,最后一回运气来了,幸运地抽到了两只菜包子。菜包子也是包子,把我给乐坏了。

    十天前,又到了星期六,兴冲冲去了“包得来”,一路上摩拳擦掌,预备再抽两个菜包子。走近一看,关门了。心里便是一紧,暗想,不会这么快就包不下去了吧?回家一说,全体都认为不会,认定老板临时有事。随后一连三天,老板的事似乎还没搞定。直到今天,停下来仔细看,才发现了四个要命的字:

    旺铺转租。

    啥叫“旺铺”,这就是了。

    大凡需要转租的店铺,如今全是“旺铺”。

    这就是说,“包得来”从开业到包不下去,仅仅存活了两个多月。

    “包得来”把从前的旺铺成功地经营成了新的旺铺。

    据我所知,就在这条街的斜对面,至少有三个门面,多则半年,少则三个月,便会成为旺铺,然后花更长的时间迎来新的店主。要知道这是在上海,要知道这里的人流量不是一般的大。

    更换店主最快的一家,这半年一会儿卖窗帘,一会儿卖水果,一会儿卖铝合金门窗,这两天卖的是出口欧洲的皮鞋。“包得来”关门之前,皮鞋店门口的大喇叭就在喊了:

    “最后三天,最后三天亏本大甩卖!原价数百元一双的皮鞋一律六十元。全场真皮,假一罚百!”

    从前天起,喇叭叫得更欢,“最后三天”改成了“最后半天”,我给“包得来”的门脸儿拍照时,远远地仍然听得出来还是“最后半天”。照他们这种“最后”的算法,“包得来”从开业到成为旺铺,估计也就是两三天时间。

    继续前行。按惯例去“本山大叔”那儿买菜。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赶到跟前,心头又是一紧:关门了!

    不会吧,本山的生意好着哩,不可能弄成“旺铺”。

    稍加留意,方知原来是好事。卷帘门上,一左一右两个鲜红的“喜”字,拱卫着一张喜庆的通知:

    各位亲爱的朋友

    因小店主儿子近期大婚,

    小店停业几日,给大家带

    来不便敬请谅解!等回来

    把更优质的产品

    和更多的优惠带给大家

    祝大家心情愉快!!!

    儿子大婚,本山回安徽了。

    想必本山心情极好,频频按回车键,通知看上去好像一首抒情诗。

    幸好不是“旺铺”。

    不是“旺铺”就好。

    2022年12月6日下午于上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旺的旺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difdtx.html